查成语>历史百科>地名来历>稒阳道

稒阳道

西汉武帝时建,为阴山南北通道,由五原郡通往塞北匈奴交通路线之一。以起点稒阳县而名。《汉书· 地理志》 五原郡稒阳县: “北出石门障得光禄城,又西北得支就城,又西北得头曼城,又西北得虖河城,又西得宿虏城。” 即从今内蒙古东南古城湾起,西北行经包头市北,沿昆都仑河北,乌拉特前旗、乌拉特中旗北,入蒙古国。《后汉书· 孝和帝纪》: 永元元年 (89) 窦宪率诸路军伐北匈奴,“度辽将军邓鸿出稒阳塞”。即由此道北入塞北。


猜你喜欢

  • 青肯泡

    在今黑龙江省安达市东,为咸湖。《清史稿·地理志》 安达直隶厅: “南: 青肯泊,泊形如环,中有滩地,半隶肇州。”在黑龙江省西南部安达市东。系松嫩平原洼地湖,经筑堤坝后成为水库型湖泊。湖面海拔40.5米

  • 怀州

    ①北魏天安二年(467)置,治所在野王县(今河南沁阳市)。太和十八年(494)废。东魏天平初复置。隋开皇十六年(596)治所野王县改名河内县。大业初改怀州为河内郡。唐武德二年(619)复为怀州, 治柏

  • 宁强县

    1942年改宁羌县置,属陕西省。治所即今陕西宁强县。在陕西省西南部。南与四川省毗连,西与甘肃省相邻。属汉中市。面积 3248 平方千米。人口33.3万。辖12镇、14乡。县人民政府驻汉源镇。明洪武三十

  • 秦家圩

    五代南唐置,在今安徽芜湖市东。北宋太平兴国中为大水冲决,嘉祐六年 (1061) 修复,改名万春圩。五代南唐筑,在今安徽省芜湖市东。北宋太平兴国中为大水冲决,嘉祐六年(1061年)修复,改名万春圩。

  • 陈家河

    旧地名。在今陕西铜川市东约五十里。产煤。民国时已开采,面积二十余亩。

  • 高家行市

    亦称高家行镇。即今上海市浦东新区川沙镇西北二十八里东沟乡驻地 (高行)。清同治《上海县志》 卷1: 高行市在 “县东北三十里。分南行、中行、北行。南行属川沙,中行与川沙接境”。

  • 苌道城

    即常道城。在今河北廊坊市旧州乡西北五里北常道村。《魏书·地形志》 安次县:“有苌道城。”即“常道乡”。

  • 六连山

    在今海南省万宁县北。《方舆纪要》卷105万州:六连山“在州北六十里。山脉接黎母山,六峰突起峻拔,连续起伏三十里。《志》以为州之主山也。中多鹿麋,一名鹿市山。弘治十七年,官军讨鹧鸪啼、龙吟洞诸叛黎,‘贼

  • 匈奴河

    又作匈河水。即今蒙古国西南之拜德拉格河。《汉书·匈奴传》:“从票侯赵破奴万余骑出令居数千里,至匈奴河水, 皆不见匈奴一人而还。”古水名。即今蒙古国巴彦洪戈尔省拜德拉格河。《汉书·匈奴传》:汉元鼎六年(

  • 昌宁县

    ①北魏延兴四年 (474) 置,属定阳郡。治所在今山西乡宁县西。北周属中阳郡。隋属文城郡。唐属慈州。五代唐改为乡宁县。②隋开皇十六年 (596) 置,属冀州。治所在今河北武邑县东北。大业初废。唐武德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