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成语>历史百科>地名来历>禹河

禹河

指 《尚书·禹贡》 所述大河下游河道。与《山经》 河水、《汉书·地理志》 河水同为先秦时代大河下游河道之 一。宋程大昌 《禹贡山川地理图》:“今有禹河、汉河对出图。” 《禹贡·导水》: “东过洛汭,至于大伾; 北过降水,至于大陆; 又北播为九河,同为逆河入于海。” 大致自今河南荥阳北广武山(今称邙山) 北麓东北流,经今浚县大伾山西,北流经今河北成安、曲周、巨鹿等县之东,又东北贯河北平原中部分成多股,干流经青县至天津市东南入海。古今学者或说禹河即大禹治水后的河道; 或以为此河是先秦文献记载最早的、惟一的一条大河下游河道,皆非。


古水名。《尚书·禹贡》所述大河下游河道。大致自今河南省荥阳市北广武山(今称邙山)北麓东流,过今浚县大伾山西,北流经今河北省成安、曲周、巨鹿等县之东,又东北贯河北平原中部,分成多支,干流经青县至天津市东南入海。与《山经》河水、《汉书·地理志》河水,同为先秦时代大河下游故道之一。


猜你喜欢

  • 景阳岭

    即今青海门源回族自治县西北之金羊岭。为祁连山南岭之一。海拔4352米。民国范长江 《中国的西北角》: “过一小岗曰景阳岭,为大通河与弱水的分水岭,山北之水北流居延海,山南之水汇入大通河,门源土人有句俗

  • 中屯所

    明洪武二十八年(1395)置姚安中屯守御千户所,属楚雄卫。治所即今云南大姚县。清康熙七年(1668)废。

  • 积州

    唐武德五年 (622) 置,治所在日南县 (今越南清化省清化东北)。九年 (626) 改为南陵州。贞观十年 (636) 废。

  • 相让台 (臺)

    在今安徽阜阳市东二里。《清一统志· 颍州府一》 “相让台” 引 《楚史拾遗》 云:“楚庄王立层台于寝邱,谏而死者七十二人,最后纳寝人诸御之言,解层台,罢民役,名其台曰相让。”

  • 西定州

    唐武德三年(620)置,治所在定胡县(今山西柳林县西北孟门镇)。辖境相当今山西柳林县地。贞观二年(628)废。唐武德三年(620年)置,治定胡县(今山西临县西南、黄河东岸)。辖境相当今山西省临县南部及

  • 罗瓮山

    在今湖南麻阳苗族自治县西。《方舆纪要》卷81麻阳县 “都督山” 条下: 罗瓮山 “山石纡回,层叠突起如瓮。旧产朱砂,今绝”。

  • 昭摩多

    即昭莫多。在今蒙古国乌兰巴托市东南土拉河上游南岸。

  • 柏溪务

    在今安徽祁门县东北二十里武亭水北岸。《清一统志·徽州府二》: 柏溪务 “在祁门县北。宋置,元废”。

  • 六顺县

    1929年改芦山县置,直属云南省。治所在今云南思茅市西南六十二里官房。清代为六困土把总,布朗语意为六个大村落,以汉字反其意作六顺。1953年撤销,并入思茅县。旧县名。1929年由普思沿边行政总局第七区

  • 岊山

    即��山。在今江苏溧阳市东北二十五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