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成语>历史百科>地名来历>石邑县

石邑县

①秦置,属恒山郡。治所在今河北鹿泉市东南南故邑村。《史记·赵世家》正义引《括地志》:“石邑故城在恒州鹿泉(今鹿泉市)南三十五里。”西汉属常山郡。东汉废。西晋复置,北齐废。隋开皇六年(586)复置,移治今石家庄市西南振头,属恒州。大业初属恒山郡。唐属镇州。北宋开宝六年(937)废。

②隋开皇六年(586)改曲阳县置,属定州。治所即今河北曲阳县。七年(587)改名恒阳县。


古县名。(1)西汉置,治今河北省鹿泉市东南。属常山郡。东汉省,末年复置,北齐改为井陉县。隋开皇六年(586年)复为石邑县,徙治今河北省石家庄市西南。县当太行井陉口,为东西交通重要通道。唐天宝十四载(755年),李光弼遣将张奉璋驻戍于此,以通常山至太原饷道。北宋开宝六年(973年)废。(2)隋开皇六年(586年)改曲阳县置,治今河北省曲阳县。属博陵郡。次年改为恒阳县。


猜你喜欢

  • 淮安郡

    ①北齐置,属郢州。治所在慕化县 (今河南信阳县西北)。北周属申州。隋开皇初废。②隋大业三年 (607) 改显州置,治所在比阳县(今河南泌阳县)。辖境相当今河南泌阳、桐柏、社旗三县。唐改为唐州。天宝元年

  • 佛巢堡

    明置,在今广西蒙山县东。《方舆纪要》卷107永安州:佛巢堡“在州东。又东南六十里至昭平县”。

  • 三曲滩

    在今江西吉水县西北十五里。明尝移白沙巡司于此。

  • 果山

    在今四川南充市西八里。《旧唐书·地理志》 果州: “因果山为名。” 《寰宇记》 卷86南充县:果山 “层峰秀起,松柏生焉。郡因山以为名”。《宋史·游仲鸿传》: “ (吴) 曦叛,宣抚司幕官薛绂访仲鸿于

  • 两城山

    在今山东微山县西北。《方舆纪要》卷33济宁州:两城山,“《志》云: 以山夹如城而名”。

  • 苏家垄遗址

    在今湖北京山县东北七十四里,地处京山、随州、安陆三县市交界处。1966年7月发掘,出土鼎、鬲、甗、簋、豆、方壶、盉、盘、车马器等文物。鼎、豆、方壶均有“曾中游父自作器”铭文。经鉴定为西周晚期铜器。

  • 攸水

    又名攸溪、伯水。为洣水支流。源出今江西莲花县西北,西南流至湖南攸县境入洣水。《水经·洣水》:洣水“又西北过攸县南”。郦道元注:“攸水出东南安成郡安复县封侯山,西北流径其县北,县北带攸溪,盖即溪以名县也

  • 新固关所

    在今山西平定县东固驿铺。《明史·地理志》 平定州: “东南有新固关守御千户所。”

  • 牟纳山

    即木纳山。今内蒙古乌拉特前旗东、包头市西北之乌拉山。

  • 塔子城

    即今黑龙江省泰来县西北塔子城镇。清末《黑龙江全界地图》: 武兴县西有塔子城。民国 《黑龙江志稿》 泰来县图: 县西北有塔子城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