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甸长官司
元至元十一年(1274)置,属镇康路。治所在今云南施甸县北七里长官司。明洪武十七年(1384)改施甸长官司。
元至元十一年(1274年)置,治今云南省施甸县。属大理路。明洪武十七年(1384年)改名施甸长官司。
元至元十一年(1274)置,属镇康路。治所在今云南施甸县北七里长官司。明洪武十七年(1384)改施甸长官司。
元至元十一年(1274年)置,治今云南省施甸县。属大理路。明洪武十七年(1384年)改名施甸长官司。
古名五泻水。即今江苏江阴市南锡澄运河。《方舆纪要》卷25江阴县:运河“在城南。北引大江,由黄田港贯城而南,至县南十里,经蔡泾间,亦曰南闸,又曰下闸,……又十里至青肠镇,又南三十五里达五泻河,出高桥合无
在今陕西西安市西南。《寰宇记》 卷25长安县: 雁鹜陂,“地方六顷,承昆明池下流,在镐池北。沈约诗曰: 东出千金堰,西临雁鹜陂”。久废。
又名兔毛河。即今山西右玉县西沧头河。《水经·河水注》:中陵川水“出中陵县西南山下,……东北流,径中陵县故城东。……中陵水又西北流,径善无县故城西”。《清一统志·朔平府》:兔毛河“古名中陵川水”。
元至元十五年(1278)改复州路置,治所在玉沙县(今湖北仙桃市西南沔城镇)。辖境约当今湖北仙桃、天门、洪湖三市。明洪武九年(1376)降为沔阳州。元至元十五年(1278年)改复州路置,治玉沙县(今湖北
元置,即今福建云霄县。
今越南西北部红河、明江、黑水河等之合称。元黎崱《安南志略》卷1:“三带江,归化江水自云南,宣化江水自特磨道,陀水自撞龙,因名焉。”
在今缅甸北部南太白江南侧的昔马拱。清代属腾越州,为万仞关控制地带。见《神护关图》。
即今内蒙古额尔古纳市西北得尔布干河。《清一统志·黑龙江》 “金河” 条谓 “特勒古尔河” 等 “俱出西北兴安岭,西流入额尔古纳河”。
1933年10月国民党南京政府为进攻江西革命根据地由永丰、吉水、吉安三县析置,驻龙冈墟(今江西永丰县东南龙冈)。同年12月撤销。
亦作谦州、谦谦州、欠欠州。元置,在今俄罗斯图瓦共和国乌鲁克穆河与克穆齐克河会流处之南的鄂依玛克古城。《长春真人西游记》 卷下: 阿不罕山 “西北千余里俭俭州。出铁,多青鼠,亦收糜麦。汉匠千百人居之,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