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岩县
唐调露二年(680)置,属岩州。治所在今广西玉林市境。天宝初属常乐郡,乾元初复属岩州。后废。
唐调露二年(680)置,属岩州。治所在今广西玉林市境。天宝初属常乐郡,乾元初复属岩州。后废。
即石臼河。 在今河北平山县西北。 《寰宇记》 卷61平山县: “县西北五十里水出焉, 亦谓之石臼水,又谓之鹿水,出行唐东入博陵,谓之木刀沟,又谓之袈裟水,从此过石疃山,南流入滹沱河。”
即今四川汉源县西北宜东乡。《清一统志·雅州府二》: 泥头驿 “在清溪县西北”。为入藏要道。清设泥头铺汛,有外委把总驻防。
唐天宝前置羁縻州,属雅州都督府。治所在今四川小金县境。北宋属雅州。后废。
明万历十二年 (1584) 置遮放副宣抚司,治所在遮放城 (今云南潞西县西南七十四里遮放镇)。清属腾越厅。民国废。
即乌氏县。治所在今宁夏固原县东南。《史记·郦商列传》: 楚汉之际,汉陇西都尉郦商“别将定北地、上郡,破雍将军焉氏”。《索隐》: “县名,属安定。《汉书》 云破章邯别将。” 《正义》: “县在泾州安定县
即康狼山。在今甘肃临洮县北。《元和志》 卷39五泉县: “康狼山,亦名热薄汗山,在县南一百四十里。西秦乞伏乾归太子炽磐,招结诸部二万七千,筑城于康狼山以据之,即此山也。”
清置,属曲沃县。即今山西曲沃县西北二十里高显镇。
在今河南洛阳市东北二十里。《宋史·太祖纪》:宋太祖赵匡胤“后唐天成二年,生于洛阳夹马营”。即此。
北宋置,属番禺县。在今广东番禺市西北钟村镇之谢村东南胜石坊附近。
在今河北隆尧县西。《隋书·地理志》:内丘县“有干言山”。《寰宇记》卷59尧山县:干言山“在县西五里。李公绪《赵记》云:柏仁有干言山。卫《诗》云:‘出宿于干,饮饯于言’是此山也”。今隆尧县西有大、小干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