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堂县
北魏置,属安定郡。治所在今甘肃泾川县境。后废。
北魏置,属安定郡。治所在今甘肃泾川县境。后废。
在今江西玉山县南。《方舆纪要》卷85广信府玉山县:沧溪在“县南三十里。源出浙江江山县境,委蛇至县之惠安乡,下流二里许,与渎口合为玉溪之别源。中有石陂潴水,呼为石仓,人多渔钓于其处”。
在今云南华坪县北。通四川盐源县。清有守备把总驻防。
即今陕西合阳县东南坊镇。清光绪《陕西全省舆地图》郃阳县:坊镇“在县东二十里”。在陕西省合阳县东部。面积111平方千米。人口4.3万。镇人民政府驻坊镇,人口 5940。宋由兴隆寺得名兴隆市,后改名宝坊街
唐方镇名。乾元二年 (759) 置鄂、岳、沔三州都团练守捉使,大历八年 (773) 后改设鄂岳观察使。治所在鄂州 (今湖北武汉市武昌)。辖境时有变化,较长期领有鄂、岳、蕲、黄、安、申等州,相当今湖北广
傥谷与骆谷的总名。在今陕西洋县北。
一名韩张堡。北宋置,属朝城县。即今河南南乐县东二十四里韩张镇。在河南省南乐县东部。面积41平方千米。人口3.5万。镇人民政府驻韩张,人口4830。春秋时称朝城。唐开元年间置朝城县,治此。传辽代南京(今
在今云南姚安县南。《新唐书·地理志》 巂州越巂郡:“(姚州)又南九十里至外沴荡馆。”
在今湖北浠水县南二十里。《清一统志·黄州府一》:分流山“在蕲水县南二十里。相近有阇黎山、榾拙山”。
即今浙江宁波市东芦江。源自瑞岩山,北流经紫石乡、柴桥镇、穿山村入海。《方舆纪要》卷92定海县:庐江河“在县东南七十里。源出瑞岩山,亦曰瑞岩溪,东北流二十里至穿山所之穿山碶,入于海,亦曰芦花港。嘉靖三十
唐贞观十四年 (640) 改邪施县置,属播州。治所在今贵州遵义市西南。《寰宇记》 卷121播州芙蓉县: 废罗为县 “以界内罗为水为名”。显庆五年 (660) 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