皋虞侯国
西汉置,属琅邪郡。治所在今山东即墨市东北五十里皋虞。元封元年 (前110) 封胶东康王子建为皋虞侯。东汉废。
西汉置,治今山东省即墨市东北。属琅邪郡。王莽时改盈庐县。
西汉置,属琅邪郡。治所在今山东即墨市东北五十里皋虞。元封元年 (前110) 封胶东康王子建为皋虞侯。东汉废。
西汉置,治今山东省即墨市东北。属琅邪郡。王莽时改盈庐县。
蒙古至元四年 (1267) 置洟门千户,元至元十二年 (1275) 改易门县,属昆阳州。治所在市坪村 (今云南易门县南十里南庄)。《元史·地理志》:“县西有泉曰洟源,讹作易门。” 元代后期迁治今县北三
《尔雅·释水》 谓 “鬲津” 为古九河之一。《汉书·沟洫志》: 许商以为 “古说九河之名,有徒骇、胡苏、鬲津,今见在成平、东光、鬲界中”。认为鬲津故道在西汉鬲县 (今山东平原县西北) 附近,东流入海。
①秦置,属济北郡。治所在今山东平原县西北武家庄。西汉属平原郡。东汉建武十三年 (37)封朱祐为侯国,后复为县。北魏改属安德郡。北齐省。②东晋置,属平原郡。治所在今山东邹平县东北苑城。北魏属东平原郡。北
亦作吉力石。即今印度尼西亚爪哇岛东北岸的锦石 (格雷西)。公元15世纪以后为爪哇重要商埠。明马欢 《瀛涯胜览》 “爪哇国” 条: “杜板投东行半日许,至新村,番名曰革儿昔。原系沙滩之地,盖因中国之人来
南朝宋元嘉二十五年(448)置,属晋熙郡。治所在今安徽太湖县东北二里。《寰宇记》卷125太湖县:“在龙山太湖水之侧,因为县名。”元嘉末移治今太湖县。北齐改为太湖县。
①一作黄梅山。即今浙江宁波市东北海中大黄毛岛。明嘉靖 《定海县志》 卷5: 黄茅山 “近七里屿”。②在今湖南岳阳市东南三十里。《方舆纪要》卷77岳州府巴陵县: 黄茅山 “盘亘数里,壁立干霄”。
指住牧于今四川羊拱山、鹧鸪山、邛崃山以西的八个部落。《新唐书·韦皋传》:贞元间,“西山羌女、诃陵、南水、白狗、逋租、弱水、清远、咄霸八国酋长,皆因皋请入朝。……乃诏皋统押近界诸蛮,西山八国、云南安抚司
在今江西彭泽县东九十里。《寰宇记》 卷111江州彭泽县: 浩山 “北临大湖,扬波浩荡”。《明一统志》 卷52九江府: 浩山 “唐李大亮择彭泽山之高者莫若此,因名浩山,而立浩州焉”。
①在今福建闽侯县西北,盘踞闽侯、闽清、古田、罗源四县境。旧名象骨律,五代王闽改今名。《舆地纪胜》 卷128福州 《景物上》: 雪峰 “在侯官。暑月犹有积雪,王审知曰,可名曰雪峰”。《方舆胜览》 卷10
①又称倘甸关。即今云南个旧市北四十一里倘甸乡。旧属蒙自县,明置箐口关巡司。②在今云南建水县北曲江北。明、清置曲江巡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