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成语>历史百科>地名来历>白鹭洲

白鹭洲

①在今江苏南京市西南,与新林浦相对。李白《宿白鹭洲寄杨江宁》诗:“朝别朱雀门,暮栖白鹭洲。”《宋史·曹彬传》:开宝八年(975),“(采石)浮梁成,吴人出兵来御,破之于白鹭洲”。宋《景定建康志》卷19引《丹阳记》曰:“白鹭洲在县西三里,洲在大江中,多聚白鹭,因以名之。”即此。

②在今江西吉安市东赣江中。《舆地纪胜》卷31吉州:白鹭洲“由郡城南来,折而北者赣江也,有洲环于江中曰白鹭,其长数里”。《清一统志·吉安府一》:白鹭洲“在庐陵县东赣江中。长五六里,白鹭书院在其上”。

③在今贵州思南县东北。明嘉靖《贵州通志》卷16思南府: 白鹭洲在“府城东北一里香炉山下。洲兀出中流, 鹭鸥翔集,双峰分峙, 二水绕旁”。


(1)在江苏省南京市。有两处:1.古白鹭洲,原在城西长江中,后江水北移,洲陆相连。其址约在今莫愁湖西岸至上新河一带。因洲上常聚许多白鹭,故名。唐诗人李白《登金陵凤凰台》诗有“三山半落青天外,二水中分白鹭洲”句,即指此。后因泥沙淤积,水道外移,洲和陆地相连而湮没。2.今白鹭洲,在中华门内东侧,秦淮河、利涉桥之南。原是明中山王徐达的东花园。园中有世恩楼、心远堂、月台、小蓬山等,景色幽美,惜毁于清咸丰年间。后在东园故址建白鹭洲公园。1951年开始整修,有藕香居、烟雨轩、回廊、小桥、水榭、风景亭、少年之家等,堆砌湖石假山。今为碧波映照、富有诗情画意的地方。(2)在江西省吉安市区东赣江中。为江心洲,与城区建桥连接。有创建于南宋淳祐元年(1241年)的白鹭洲书院。现存主体建筑风月楼(高14.7米)和云章阁系清道光初重建。


猜你喜欢

  • 黄梅县

    隋开皇十八年 (598) 改新蔡县置,属蕲州。治所在今湖北黄梅县西北大河镇东一里白花坂。《元和志》 卷27黄梅县: “因县北黄梅山为名。” 大业初属蕲春郡。唐属蕲州。元属蕲州路,徙治今黄梅县。明属蕲州

  • 罗星塔

    在今福建福州市东南五十里罗星山上。宋柳七娘建。据明王应山 《闽都记》 卷12: “罗星塔屹立江心,镇会城水口,称罗星云。俗呼磨心,以在水中央也。塔为宋时柳七娘所造。七娘,岭南李氏女,有色。里豪某夺之,

  • 邵雍墓

    在今河南伊川县西南十二里紫荆山南麓。邵雍(1011—1077)字尧夫,谥号康节。祖籍范阳(今河北涿州)人。北宋哲学家。墓冢封土为丘,坐北向南。墓碑上书“宋先儒康节邵夫子墓”。墓南有享堂三间,内外有明代

  • 南原寨

    亦作南源寨。在今广西荔浦县西北三十五里。明万历中筑城,设巡司戍守。《明史·广西土司传》: “府江酋长杨公满等掠荔浦、平乐及峰门、南源,执永安知州杨惟执,杀指挥胡翰。”

  • 可泸水

    即今广西右江支流武鸣河。《方舆纪要》卷110南宁府宣化县:可泸水“在府西九十里。源出思恩府境大明山,流经武缘县界,至龙安县曲流村合郁江”。《清一统志·南宁府》认为是《寰宇记》卷126上林县之渭龙水。

  • 闽海道

    1914年由东路道改置,属福建省。治闽侯县 (今福建福州市)。辖境约当今福建寿宁、周宁、屏南、古田、闽清以东,永泰、福清、平潭以北地区。1928年废。1914年6月由东路道改名,治闽侯县(今福建福州市

  • 拦车镇

    清置,属凤台县。在今山西晋城市南四十里栏车村。乾隆二十二年 (1757),移东冶镇巡司于此,寻裁。

  • 智果寺

    在今陕西洋县城西三十里。今为洋县智果中学校舍。《清一统志·汉中府》: 智果寺 “在洋县西三十里。唐仪凤中建”。现存正殿为元至顺三年(1332) 僧人德珪所建,藏经楼为明万历十四年(1586) 所建。寺

  • 林榆山

    即临渝山。在今河北抚宁县东三十里。《魏书·地形志》: 阳东县有 “林榆山”。

  • 木河卫

    明正统后置,属奴儿干都司。治所在今黑龙江省漠河县北。后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