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成语>历史百科>地名来历>白藤江

白藤江

在今越南海防市北。《新五代史·南汉世家·刘䶮》:大有十年(937),“交州牙将皎公羡杀杨廷艺自立,廷艺故将吴权攻交州,公羡来乞师。䶮封洪操交王,出兵白藤以攻之。䶮以兵驻海门。权巳杀公羡,逆战海口……洪操战死”。北宋太平兴国六年(981),元至元二十五年(1288)均曾与安南战于此。《交阯总志》卷1:“白藤江在安和县,上接都哩江,与峡江合流入海。”入海口处曰白藤海口,即今海防市东南潮口。


古水名。在今越南海防市北。五代晋天福三年(938年),南汉王刘䶮子弘操为静海节度使,命率战舰自白藤江趣交州(治今河内市),即此。一说即今越南广宁省广安东征江口。北宋太平兴国六年(981年)、元至元二十五年(1288年),宋越、元越又曾战于此。


猜你喜欢

  • 通天山

    即今山西石楼县东南石楼山。《资治通鉴》: 东汉永和六年 (141),“使匈奴中郎将张耽、度辽将军马续率鲜卑到谷城,击乌桓于通天山,大破之”。胡三省注: “通天山,盖即土军县之石楼山,以其高绝,故曰通天

  • 韩州

    ①北周建德六年 (577) 置,治所在襄垣县(今山西襄垣县北郊)。隋大业初废。唐武德元年 (618) 复置,辖境相当今山西襄垣、黎城、武乡、沁县、榆社及河北涉县地。贞观十七年 (643)废。②辽圣宗并

  • 和溪水

    即今四川阆中市东构溪河。《寰宇记》 卷86奉国县: “和溪水一名护溪水。自利州义清县界流入,南流经县东,又南入阆中县界。”

  • 乾安镇

    清置,属洮南府。在今内蒙古突泉县北。《清史稿·地理志》 洮南府: “西北: 乾安镇,西与右翼中旗毘连,亦系乌珠穆沁往来大道。有照磨,光绪三十三年置。”在吉林省乾安县中部。县人民政府驻地。面积51平方千

  • 顺元路军民安抚司

    元至元二十年 (1283) 置,属八番顺元宣慰司。治所即今贵州贵阳市。明隆庆三年(1569) 程番府移治于此,改置贵阳府。

  • 誓节渡

    即今安徽广德县西五十里誓节镇。《清一统志·广德州》: 誓节渡 “在州西五十里。《旧志》:唐末黄巢之乱,土人张姓者率乡兵捍之,誓死不退,遂殁开溪,因名”。

  • 青石河

    在今安徽六安市西南,为淠河支流。《方舆纪要》 卷26六安州: 青石河 “在州西南七十里……皆流入淠水,以达于淮”。

  • 巨平山

    一名由吾峰。在今江苏连云港市东北。《寰宇记》卷22海州东海县:“由吾大夫庙在县北四十里巨平山南。”《方舆纪要》卷22海州:巨平山“南接东海,北抵虚沟,中有龙潭”。

  • 易公山

    一名影珠山。在今湖南长沙县东北。《清一统志·长沙府》: 影珠山 “在长沙县东北七十五里。……亦名易公山。为元易公得道处”。即“影珠山”。

  • 葱岭南河

    又称葱岭河。即今新疆西南部之叶尔羌河。清徐松 《西域水道记》 卷1: 叶尔羌河 “发源葱岭中南道,故曰南河矣”。宣统 《新疆图志》 卷69:叶尔羌河 “二源,一为泽普勒善河,一为听杂阿布河,汇为叶尔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