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成语>历史百科>地名来历>白水

白水

①集镇名。在今四川普格县西北白水村。《明史·地理志》 建昌卫:“东南有白水巡司。”《清一统志·宁远府二》 “龙溪镇”条内:“白水巡司在(西昌)县东南二百里……明置,久裁。”

②即今云南沾益县东北白水。民国时有县佐驻此。

③水名。(1)在今山西晋城市南。《水经·沁水注》:白水“出高都县故城西,所谓长平白水也,东南流历天井关。……白水又东南流入丹水,谓之白水交”。同书又载,晋太元十五年(390)征虏将军朱序破慕容永于太行,“遣军至白水,去长子百六十里”。即此。(2)即今湖北枣阳市南白水河。东汉张衡《南都赋》:“曜朱光于白水。”即此。《水经·沔水注》:“沔水又东合洞口,水出安昌县故城东北大父山,西南流谓之白水。又南径安昌县故城东,屈径其县南。白水又西南流而左会昆水。……白水又西合浕水。”《方舆纪要》卷79枣阳县:白水在“县东南二里。源出县东北五十里之大阜山,西南流,经县南四十里与滚河合流,西注汉江”。(3)即今四川武隆县西之大溪河(鸭江)。《舆地纪胜》卷180南平军:白水“去隆化县一十里。自夷界龙泉乡出,流入县界,合黔江。《重庆图经》云:源出大众山,水色如白练”。《清一统志·重庆府一》:白水,“《旧志》:大渡河源出南川县南方竹箐山谷,北流四十里经镇江桥溪,又十五里至僰水桥,又二十里至水东桥,又五十二里至涪州界,名大溪河,又东北流一百里至州南,八十里入涪陵江”。(4)在今陕西白水县南。即古沮水。《寰宇记》卷28同州白水县引《水经注》云:“洛水东南,沮水入焉。故洛水亦名漆沮水。其境东南谷多白土,因曰白水。”《明史·地理志》 白水县:“西有洛水,白水流入焉。”(5)在今陕西武功县(普集镇)西。宋敏求《长安志》卷14武功县:白水“本名雍水,亦曰围川水。西自扶风县界至县,合武亭水”。(6)即今甘肃文县南白水江。源出四川南坪县西北,东南流至甘肃文县东南入白龙江。《寰宇记》卷134文州曲水县:“白水在州城外五十步,源从故松州赤磨岭流下扶州故万泉县,东至县界。”《水经·漾水注》:白水又东南径阴平道故城南”。即此水。(7)即今甘肃南部之白龙江。《汉书·地理志》 陇西郡羌道县:“羌水出塞外,南至阴平入白水。”《元和志》卷39叠州合川县:“白水,一名垫江水,在州西六十里。”《寰宇记》卷155:“白江即古羌之水,其江南流至利州益昌县嘉陵江合。”汉、魏、南北朝时期,白水羌、邓至羌等少数民族, 皆聚居在沿江流域一带。(8)即今青海湟源县南白水河。《新唐书·吐蕃传》 开元时吐蕃上唐玄宗书:“往者疆场自白水皆为闲壤,昨郭将军屯兵而城之,故甥亦城。”


(1)古水名。(1)在今山西省晋城市境。有二源:东为白河,西南流;西为黄沙河,东南流汇合于晋城南,又东南历天井关入丹水。东晋太元十五年(390年)朱序追西燕主慕容永至白水,即此(《资治通鉴》)。(2)在今湖北省枣阳市境。源出市东大阜山,西南流经市南又曲而西流入唐河。《续资治通鉴》:南宋嘉定十一年(1218年),金兵围枣阳军,孟宗政破之于白水,即此。(3)即今白水江。源出今四川省九寨沟县岷山东麓,至甘肃省文县注入白龙江。白龙江古称羌水,白水、羌水汇流后,亦称白水,又称羌水,至今四川省广元市西南注入嘉陵江。南北朝时,白水羌、邓至羌等聚居于此。参见“羌水”。(2)今水名。在湖南省南部。湘江支流。源于桂阳县白水洞大土岭,流经常宁、祁阳两市县,在祁阳县白水镇入湘江。长117千米,流域面积 1810 平方千米。落差较大,建有水电站多处。


猜你喜欢

  • 米扎山

    又作米占山。即今俄罗斯滨海边疆区东北之克鲁格拉亚索扑卡山。清齐召南《水道提纲》卷25:乌苏里江“经(朱尔根)城西境稍北,有能兔北河自东合三水西北流经城之北境,而西来会。又西北,经西朱尔根城之北,有奴客

  • 高雄县

    1920年日本占领时期设高雄州,1945年抗日战争胜利后改设高雄县,属台湾省。治所即今台湾高雄县 (凤山市)。在台湾省本岛西南部,高雄市北、东、南侧。面积2832.5平方千米。人口约123.7万。辖1

  • 庙头塘

    即今广西全州县东北七十里庙头镇。清光绪 《广西舆地全图》 全州图: 东北有庙头塘。

  • 李庄桥镇

    即今河南新蔡县西北三十四里李桥回族镇。清乾隆《新蔡县志》卷2《乡镇》:西路有“李庄桥镇”,“通舟楫,颇有商贾”。

  • 巴图山

    又作勃突山。即今内蒙古巴林右旗南巴尔达木哈喇山。《辽史·地理志》 庆州:“辽国五代祖勃突……生于勃突山,因以名。没,葬山下,在州(南)二百里。”《清一统志·巴林》:巴图山“在旗南三十里。蒙古名巴尔当”

  • 北海郡

    ①西汉景帝二年(前155)分齐郡置,治所在营陵县(今山东昌乐县东南五十里古城)。辖境相当今山东潍坊、安丘、昌乐、寿光、昌邑等市县地。东汉改为国,移治剧县(今昌乐县西十里)。汉末孔融任北海国相,人称孔北

  • 富仁监

    北宋乾德二年 (964) 置,为银监,属宜州。治所在今广西南丹县东南大厂镇新州。后废。北宋乾德二年(964年)置,治今广西壮族自治区南丹县东南高峰坳(新州)。

  • 呼遒县

    西汉置,属朔方郡。治所在今内蒙古杭锦旗北。一说在达拉特旗西北黄河南岸。东汉废。古县名。西汉置,在今内蒙古自治区杭锦旗东北黄河南岸。属朔方郡。东汉废。

  • 方以智墓

    在今安徽枞阳县西北四十八里浮山东麓。方以智(1611—1671)字密之, 号曼公。桐城人。明崇祯十三年(1640)进士,授检讨。明亡,愤而出家,改名大智,字无可,号弘智。明末著名科学家、思想家。死于江

  • 天保城

    一作天堡城。在今江苏南京城东北紫金山第三峰(即天保山)之巅,紫金山天文台大院内,是太平天国时期为保卫天京修筑的重要军事要塞。当时清军在南京城东孝陵卫一带建江南大营,直接威胁太平天国首都天京的安全。天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