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成语>历史百科>地名来历>玉潭镇

玉潭镇

北宋置,属湘乡县。即今湖南宁乡县治。《资治通鉴》:五代汉乾祐三年(950),马希萼侵潭州,希广遣其将“崔洪琏将兵七千屯玉潭”。即此。太平兴国二年(977)于此置宁乡县。


(1)在吉林省长春市南关区南部。面积131平方千米。人口1.76万。镇人民政府驻潭西,人口 2030。因境内净月潭池水如玉故名。1956年设农林乡,1958年改公社,1983年复乡。1988年改置玉潭镇。主产蔬菜。多人工林。有采石场及汽修、机械等厂。长双公路经此。(2)在湖南省宁乡县东北部、湘江支流沩水西北岸。县人民政府驻地。面积99平方千米。人口12.2万。镇人民政府驻玉潭,人口约10万。清同治《宁乡县志》载:“在镇内藓花岩下,上流水于此回旋而去,历久成深潭,岸边绿树成荫,倒映入水,交相辉映,其水碧绿如玉,故名玉潭。”镇以此得名。古为长沙西路屏障,今为省会至湘西要冲。五代至清初称玉潭镇。五代汉乾祐三年(950年),马希萼侵潭州,楚王希广遣兵屯玉潭,为希萼所败,即此。北宋太平兴国二年(977年)始历为县治。清代后期称城厢镇。1953年改城关镇。1995年白马桥、历经铺、城郊乡并入,改名玉潭镇。1998年又将白马桥、历经铺、城郊三乡从玉潭镇划出。产稻、蔬菜、鲜鱼、晒黄烟。有机械、化工、印刷、酿酒、食品、造纸、建材等厂。为319国道和宁涟公路交点。古迹有南门桥。纪念地有爱国将领陶峙岳故居。


猜你喜欢

  • 白茅堤

    元代黄河北岸的险工。在今山东曹县西白茅集一带。据《元史·顺帝纪》 载:至正三年(1343)五月,“河决白茅口”。四年(1344)五月,“大霖雨,黄河溢,平地水二丈,决白茅堤、金堤”。至正十一年(135

  • 府河

    ①清苑河支流。在今河北保定市城南。清苑河源于满城县东,东流绕保定市城南者即府河,东南入方顺河。②即湖北汉水北支流涢水。《明史·地理志》 安陆县: “涢水在城西,俗称府河,亦曰石潼河。”锦江的习称。见“

  • 卓克基土司官寨

    在今四川马尔康县东南二十里卓克基乡西索村。初建于清乾隆年间,1912年扩建。后毁于火。1937年重建。为四合院式木石结构建筑,依山而建,面积为5400平方米。主楼为一底四层,高19.50米。左右为厢房

  • 玄菟州

    唐渤海国置,属新城州都督府。治所在玄菟城(今辽宁沈阳市东上柏官屯)。《资治通鉴》:唐贞观十九年(645),“(李)世勣自通定(镇)济辽水,至玄菟”。即此。后废。

  • 觉华岛

    一名菊花岛。即今辽宁兴城市东南海中之菊花岛乡。明 《辽东志》 卷1: 觉华岛在 “(宁远卫)城东南二十里海中”。《明史·袁崇焕传》: 天启元年(1626),后金 “分兵数万略觉华岛,杀参将金冠等及军民

  • 深沟堡

    明置,在今甘肃高台县西北。《皇明职方地图》 中卷甘肃镇边图有深沟堡。清有把总。《清一统志·肃州》: 深沟堡 “在高台县镇夷城南二十里黑河南,西至盐池堡四十里”。

  • 圁阳县

    ①即圜阳县。西汉置,属西河郡。治所在今陕西神木县东南秃尾河北岸。《水经·河水注》:圁水 “又东径圁阴县北,汉惠帝五年立……又东径圁阳县南,东流注于河”。东汉末废。②即西汉圜阳县。在今陕西神木县南秃尾河

  • 豪静县

    南朝梁置,属武城郡。治所在今广西昭平县南百余里古袍镇。隋大业初属始安郡。唐武德四年 (621)属梧州。贞观十二年 (638) 废入苍梧县。古县名。南朝梁置,治今广西壮族自治区昭平县南。隋先后属桂州、始

  • 左云川卫

    明正统十四年(1449)并大同左卫、云川卫置,治所即今山西左云县。清顺治七年(1650)改为左云卫。

  • 吴砦山

    在甘肃天水市东吴砦乡。《方舆纪要》卷59秦州:吴砦山“在县东八十五里。相传绍兴末,吴璘复秦陇,尝置砦于此,山因以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