漷县
明洪武十四年 (1381) 降漷州置,属通州。治所在今北京市通县东南四十里漷县镇。清顺治十六年 (1659) 废入通州。
古县名。明洪武十四年(1381年)降漷州置,治今北京市通州区东南漷县镇。属顺天府。清顺治十六年(1659年)省入通州。
明洪武十四年 (1381) 降漷州置,属通州。治所在今北京市通县东南四十里漷县镇。清顺治十六年 (1659) 废入通州。
古县名。明洪武十四年(1381年)降漷州置,治今北京市通州区东南漷县镇。属顺天府。清顺治十六年(1659年)省入通州。
1946年1月山东革命根据地由济宁县城区及近郊析置,治所即今山东济宁市。同年9月为国民党军队所占。1948年7月重获解放,仍为济宁市。1950年5月撤销,与济北县合并,设立济宁县。同年11月复置济宁市
即今湖北监利县西北程集镇。清光绪 《荆州府志》 卷4 《乡镇》: “程家集,在 (监利县) 西北四十五里。”
十六国李特建,在四川成都市区北。明曹学佺《蜀中名胜记》卷1成都府引《成都记》云:“府治北三里许,有李特所筑赤涂城。”
今江苏苏州市旧时之别称。因城西阊门内旧有金阊亭而得名。旧时今江苏省苏州市的别称。因城西阊门外旧有金阊亭得名。
隋、唐时西域史国都城。在今乌兹别克斯坦撒马尔罕南沙赫里夏勃兹。显庆中置佉沙州于此。
在今安徽广德县东南。《明一统志》卷17广德州:石妇山“在州城东南五十里。众山环绕,中一峰独高,峰之颠有石高二丈许,如妇人状。旧传谢氏女介洁有守,登山化为石,藤萝薛荔,萦绕其上,如衣被之状,独露其面,樵
在今西藏生达县驻地。藏语意为背阴口。旧属西康同普县,1960年后划归江达县。1983年设立生达县。集镇名。在西藏自治区江达县西北部。生达乡人民政府驻地,人口400。生达,系用汉字译写的藏语地名,意为“
即今广西岑溪县东二十里归义镇。民国《岑溪县志》旧分乡地图:东归义乡有新墟。
清宣统元年(1909)置,属奉天长白府。治所在娘娘库(今吉林安图县西南松江镇)。民国《安图县志》卷1:“拟在图们江之左岸创设县治,以保国界,故定名安图。”民国初属奉天省东边道。1929年直属辽宁省。1
亦名虞阪、颠軨、颠陵阪。在今山西平陆县北。《水经·河水注》: 虞城 “北对长坂二十许里,谓之虞坂”。《寰宇记》 卷46安邑县 “中条山” 条:虞坂,“周武王封吴太伯之弟仲雍之后虞仲于夏墟,因虞为称,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