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成语>历史百科>地名来历>淮安县

淮安县

①南朝梁大同元年 (535) 置,为上川郡治。治所即今河南桐柏县东固县镇。西魏为淮州治。隋开皇初改为桐柏县。

②南宋绍定元年 (1228) 改山阳县置,为淮安军治。治所即今江苏淮安市。端平元年 (1234) 改为淮安州治。元至元二十年 (1283) 复改山阳县。1914年又改为淮安县,属江苏淮扬道。1927年直属江苏省。1987年改设淮安市。


(1)古县名。南朝梁置,治今河南省桐柏县东固县镇。为上川郡治。隋开皇初改为桐柏县。(2)古旧县名。南宋绍定元年(1228年)改山阳县置,治今江苏省淮安市楚州区。为淮安军治。端平元年(1234年)为淮安州治。元至元二十年(1283年)复名山阳县,为淮安路治。明、清为淮安府治。1912年废府留县。1914年因与陕西省山阳县重名,复名淮安县。1987年撤县改市。(3)旧县名。山东解放区设。1945年析安丘县置,治今山东省安丘市景芝镇。1950年因与江苏省淮安县名重复,改名潍安县。


猜你喜欢

  • 端门

    十六国前凉、后凉、北凉都城姑臧城 (今甘肃武威市城) 禁城的正门。《晋书· 吕纂载记》曰: 吕绍 “遣武贲中郎将吕开率其禁兵距战于端门”。

  • 满沟

    又名甜草冈。即今黑龙江省肇东市。1938年肇东县移治于此,改名肇东镇。

  • 海盐县

    秦置,属会稽郡。治所在今上海市金山县(洙泾镇) 东南三十一里张堰镇南。西汉末县城沦于柘湖,徙治武原乡 (今浙江平湖市东)。东汉永建二年 (127) 又陷为当湖,徙治故邑城 (今平湖市乍浦镇东南海中)。

  • 千秋台

    在今河北高邑县南。《方舆纪要》卷14高邑县:千秋台在“县南二里。稍西北有观星台,又有将台,皆高耸可登玩。李氏曰:三台冈阜相连,好事者为之名也”。

  • 当拉岭

    即今青海与西藏之间的唐古拉山。清光绪间范寿金《三省入藏程站记》:西宁入藏程站“第四十九站当拉,岭名”。民国周希武《玉树调查记》:昆仑南支“为金沙、澜沧江之分水岭,蒙古名当拉岭,番名朝午拉山”。

  • 罗粒

    在今广西苍梧县西南。明置巡司于此。清裁。

  • 石水湾镇

    即今江西瑞金市南二十里石水湾。清同治《江西全省舆图》卷10:瑞金县南有石水湾。

  • 长安站

    元置,即今湖南临湘县。明改为驿。

  • 谅江州

    明永乐五年 (1407) 属谅江府。治所在清安县 (今越南北部河北省西北部安势县)。辖境相当今越南河北省与谅山省相连地。宣德二年 (1427) 以后地入安南。

  • 清漳县

    隋开皇十六年 (596) 置,属洺州。治所在今河北广平县东北清漳。《元和志》 卷15清漳县: “南滨漳水,因以为名。” 唐会昌三年 (843)废。古县名。隋开皇十六年(596年)置,治今河北省肥乡县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