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成语>历史百科>地名来历>淇水

淇水

古黄河支流。即今河南淇河,南流至今卫辉市东北淇门镇南入河。《诗经·卫风 ·竹竿》: “泉源在左,淇水在右。” 《汉书·地理志》 河内郡共县:“北山,淇水所出,东至黎阳入河。” 东汉建安时,曹操在淇水口筑枋堰,遏淇水使东北流,注入白沟 (今卫河)。此后遂成为卫河支流。《三国志·魏书 ·武帝纪》: 建安九年 (204),“遏淇水入白沟以通粮道”。即此。


古水名。即今淇河。源出今山西省陵川县,本东南流于今河南省卫辉市东北淇门镇南入黄河。《诗经·卫风》:“送子涉淇,至于顿丘”,即此。东汉建安末,曹操于淇口筑堰,堨水东流入白沟(今卫河),遂成为卫河支流。


猜你喜欢

  • 邺南城

    在今河北临漳县西南古邺城。《魏书·孝静帝纪》 载:东魏天平二年(535)八月,“发众七万六千人营新宫”。《邺中记》:“邺中南城东西六里,南北八里六十步。高欢以北城窄隘,故令仆射高隆之更筑此城。”

  • 主簿山

    ①在今安徽歙县北二十里。《新唐书·地理志》:歙县“有主簿山”。《舆地纪胜》卷20徽州:主簿山“即飞布山,在歙县。《新安记》云:昔寇乱,县主簿率百姓保此山获全,因名。唐天宝间改名飞布”。②在今安徽祁门县

  • 连谷戍

    隋炀帝置,在今陕西神木县北七十里黄羊城。大业十三年(617)废。隋置,在今陕西省神木县西北。大业十三年(617年)废。

  • 上海县

    元至元二十九年(1292)析华亭县东北五乡地置,属松江府。治所在上海镇(今上海市南市区旧城内)。1914年为江苏沪海道治。1927年直属江苏省。1933年迁治北桥。1945年县治先迁三林塘,后迁于闵行

  • 卧龙番南宁州安抚司

    元置,属八番顺元宣慰司。治所在今贵州惠水县南十五里。明洪武五年 (1372)改置卧龙番长官司。

  • 富江

    又名灵溪水、思勤江。即今广西钟山县西思勤江。《元和志》 卷37富川县: “灵溪水今名富江,去县西二里。” 《寰宇记》 卷161富川县: “富水在县西四十里。源出浮盖山下,南流入富州思勤县。其水灌注田畴

  • 弥苴佉江

    即今云南洱源县东弥苴河。唐代称弥苴佉江,见南诏 《中兴二年画卷》。

  • 北平府

    明洪武元年(1368)改元大都路置,属山东行中书省。治所在大兴、宛平二县(今北京市)。辖境相当今北京市长城以南,天津市武清、宁河以北及河北廊坊市与唐山市西部地区。次年为北平行中书省治(后改为北平布政司

  • 下辨县

    ①秦置,属陇西郡。治所在今甘肃成县西北三十里。西汉改置下辨道,东汉复为下辨县,移武都郡治此。《三国志·魏书·曹休传》:东汉建安二十四年(219),“刘备遣将吴兰屯下辨,太祖遣曹洪征之”。《宋书·氐胡传

  • 雷霹堡

    明置,在今广西昭平县北。《方舆纪要》卷107昭平县: 雷霹堡 “在县北雷霹山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