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今四川乐至县西北二十五里放生乡。清光绪 《乐至县志》 卷2: 咸丰十年 (1860),“张逆(指白莲教首领张子总) 复夥彭匪犯县西放生铺、高寺场等处”。
即今内蒙古达尔罕茂明安联合旗北之艾不盖河。《魏书·太祖纪》:登国六年(391),“秋七月壬申,讲武于牛川,行还纽垤川。……九月,帝袭五原,屠之。收其积谷,还纽垤川。于稒杨塞北,树碑记功”。古水名。即今
在今安徽临泉县南。《水经· 淮水注》:“ (润) 水首受富陂。” 即此。
①东魏天平初置,为金门郡治。治所在今河南洛宁县西洛水南。北周废。②东魏兴和中侨置,属宜阳侨郡。治所在今河南卫辉市附近。北齐废。③旧名浯洲屿。明洪武二十年 (1387) 置金门千户所。清同安县丞及金门镇
即今广西罗城仫佬族自治县。《明史·地理志》 罗城县: “洪武二年十月以罗城乡置,属融州。”
即今辽宁本溪市西北梨树沟。盛产煤。清光绪末始开采。
在今广东东莞市区西部。清咸丰八年(1858)建成。建筑物分西南、东北两组,中隔庭园。主要建筑名可楼,底层大厅名可轩。楼阁为水磨青砖结构,红砖阶,缀以花台、花径、假山、水池,由环碧廊贯串,构成整体。轮廓
①在今北京市北海北岸天王殿西。是一座彩色琉璃砖影壁。清乾隆二十一年(1756)建。面阔25.86米,高6.65米,厚1.42米。影壁用四百二十四块预制的七色琉璃砖砌筑而成,色彩绚丽。壁面九条浮雕蛟龙形
一名黄陵庙。在今湖北宜昌县西北黄陵庙乡。南宋陆游 《入蜀记》: “晚次黄牛庙。” 《舆地纪胜》 卷73峡州: 黄牛灵应庙 “在黄牛峡。相传佐禹治水有功。蜀后主建兴初,诸葛武侯建祠兹土。按三国时西陵、建
即轑阳之讹。在今河北馆陶县西北。《水经·淇水注》: “淇水又东北径榆阳城北。汉武帝封太常江德为侯国。” 据 《汉书·昭帝纪》 及 《百官公卿表》,“榆阳” 当是 “轑阳” 之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