泽潞
唐方镇名。至德元年 (756) 置,治所在潞州 (今山西长治市),领潞、泽、邢、洺、磁五州,相当今山西沁县沁水以东地区及河北巨鹿、丘县以西至太行山。大历后改为昭义军。
唐方镇名。至德元载(756年)置,治潞州(今山西长治市)。辖境相当今山西省长治、襄垣、晋城等县市。大历后废,并入昭义军。
唐方镇名。至德元年 (756) 置,治所在潞州 (今山西长治市),领潞、泽、邢、洺、磁五州,相当今山西沁县沁水以东地区及河北巨鹿、丘县以西至太行山。大历后改为昭义军。
唐方镇名。至德元载(756年)置,治潞州(今山西长治市)。辖境相当今山西省长治、襄垣、晋城等县市。大历后废,并入昭义军。
明置,属盐井卫。在今四川盐源县东北。《明史·地理志》 盐井卫:“东有双桥关。”《方舆纪要》卷74盐井卫:双桥关在“卫东八十里,亦曰双桥堡,又东十里为杭州堡, 又五里为平川驿”。
唐南诏会川都督府辖地。在今四川会东县东铅锌镇。一说会东县。宋为大理绛部地。元为会理州治。《元史· 地理志》 会理州: “在会川府东南。唐时南诏属会川节度,地名昔陀。有蛮名阿坛绛,亦仲由蒙之遗种。其裔罗
东晋永和八年(352)以三蜀流民置,属益州。治所在广都县(今四川双流县)。北周废。东晋永和中置,治广都县(今四川双流县)。属益州。辖境相当今四川省双流、新津等县地。北周时废。
宋大理置,属善阐府。在今云南晋宁县东南四里堡孜。元置昆阳州。
又名富陂县。西汉置,属汝南郡。治所在今安徽阜南县东南王化镇附近。东汉建武二年 (26)改为富波侯国,十三年 (37) 废。永元九年 (97) 复置。西晋废。古县名。西汉置,治今安徽省阜南县东南,属汝南
明初改舍资千户所置,属临安府。治所在今云南蒙自县东八十里老寨。《明史·云南土司传》:“元为舍资千户所, 以地近交趾,改安南。”正德六年(1511)废入蒙自县。天启二年(1622)复置。明末沙定洲叛乱被
在今辽宁朝阳县西北。《辽史·地理志》:兴中府有香高山。《清一统志·承德府一》: 温都尔华山 “在朝阳县属土默特右翼西北七十五里。汉名香高山”。
元至元二十年(1283)置,治所在别十八里(今新疆吉木萨尔县北二十五里破城子)。后废。
在今河北唐县西北七十里。《史记· 赵世家》 《正义》: “鸿上水,源出唐县北葛洪山。”《清一统志 · 保定府二》: 葛洪山 “山与恒岳相接,峰峦环簇,岩壑奇胜,相传葛洪修道于此,故名”。
在今河南伊川县西南。《水经·汝水注》: 汝水 “东历麻解城北。故鄤乡城也,谓之蛮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