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成语>历史百科>地名来历>泽州

泽州

①隋开皇初改建州置,治所在高都县 (开皇十八年改丹川县,即今山西晋城市东北三十里高都镇)。《元和志》 卷15: “盖取濩泽为名。” 辖境相当今山西晋城市及沁水、高平、陵川、阳城等县地。大业初改长平郡。唐武德元年 (618) 别置泽州,治所在濩泽县 (今山西阳城县),八年 (625) 移治端氏县(今山西沁水县东六十里端氏镇),贞观元年 (627)又移治晋城县 (今晋城市)。天宝初改高平郡,乾元元年 (758) 复改泽州。金天会六年 (1128) 改南泽州,天德三年 (1151) 复改泽州。清雍正六年(1728) 升泽州府。

②辽开泰中置,属中京大定府。治所在神山县(今河北平泉县西南察汗城)。辖境相当今河北平泉县、宽城满族自治县及迁西县一带。金承安二年(1197) 改名惠州。


(1)隋开皇初以建州改置,治高都县(后改丹川县,今山西晋城市东北)。大业初改为长平郡。唐武德元年(618年)别置泽州,治泽县(今山西阳城县)。八年移至端氏县(今山西沁水县东端氏镇)。贞观元年(627年)移治晋城县(今山西晋城市)。辖境约当今山西省东南部沁水、阳城、晋城、高平、陵川等县市。清雍正六年(1728年)升为府,置凤台县为府治。(2)辽开泰年间置,治神山县(今河北平泉县南察罕城)。辖境约相当今河北省平泉、承德、宽城三县市地。金承安二年(1197年)改惠州。


猜你喜欢

  • 握桥

    即卧桥。在今甘肃兰州市旧城西门外。横跨阿干水 (今雷坛河) 上。光绪 《皋兰县志》卷11: “卧 (一作握) 桥,一名三公桥,又名西津桥。”

  • 桧溪

    即今云南永善县东北桧溪镇。清康熙三十四年 (1695) 置桧溪阿兴土千户。

  • 平广县

    即平武县。治所在今四川青川县西南青川镇。《晋书·地理志》误作“平广县”。

  • 右翼中左旗

    ①又称东路右翼中左旗。清康熙五十二年(1713)设,属蒙古车臣汗部。旗府驻地在今蒙古国肯特省克鲁伦河东。②原属土谢图汗部,清雍正九年(1731)改属赛音诺颜部。旗府驻地在今蒙古国杭爱省塔尔加图东南。

  • 毕齐克齐司

    即今内蒙古土默特左旗东毕克齐镇。清属归化城厅,乾隆三十年(1765)设巡司于此。

  • 乌梁素海子

    即今内蒙古乌拉特前旗东北乌梁素海。黄河北支乌加河东南流至此,汇而成湖。南流合黄河支流。据查总面积约为34万亩,为内蒙古西部最大的淡水湖。

  • 怀羌城

    北宋崇宁二年(1103)置,属河州。在今甘肃临夏县西南。金升为县。

  • 青龙寨

    在今河北临城县西北。《清一统志 ·赵州》: 天台寨 “在临城县西北,……其西又有青龙寨”。

  • 通西砦

    北宋置,属通远军。在今甘肃陇西县北八十里。金初升为通西县。

  • 显理县

    辽世宗时置,属怀州。治所在今内蒙古巴林右旗境。《辽史·地理志》 显理县: “本显理府人,太祖伐渤海,俘其王大諲譔,迁民于此。” 故名。金废。古县名。辽世宗时置,治今内蒙古巴林左旗境。金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