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亶甲陵
在今河南汤阴县北五里。《清一统志·彰德府二》: 河亶甲陵,“ 《府志》: 府城西北开元寺后有河亶甲冢,在洹水南”。未知孰是。
在今河南汤阴县北五里。《清一统志·彰德府二》: 河亶甲陵,“ 《府志》: 府城西北开元寺后有河亶甲冢,在洹水南”。未知孰是。
唐天宝元年(742)改明州置,治所在鄮县(今浙江鄞县西南四十二里鄞江镇)。辖境相当今浙江宁波、鄞县、慈溪、奉化等市县和舟山群岛。乾元元年(758)复改明州。唐天宝元年(742年)改明州置,治鄮县(今浙
即今青海门源回族自治县西北青石咀镇。《清 一统志·西宁府二》: 黑石头堡 “在大通县西一百三十里。有把总防守”。
又名石花山。在今云南镇沅彝族哈尼族拉祜族自治县东北二十里。《方舆纪要》卷116镇沅府:鸟连山“山高林茂,群鸟常集,因名”。
①秦置,属胶东郡。治所在今山东高密市西南四十里前田庄。西汉文帝十六年 (前164) 封齐悼惠王子印为胶西王,都高密。本始元年 (前73)改置高密国。东汉属北海国。三国魏属城阳郡。北魏属高密郡。北齐废。
在今江苏灌南县西北张店镇。明置惠泽巡司于此。
在今浙江慈溪县北。1941年6月,驻姚北庵东的日军三十余人出扰相公殿,新四军在相公殿以西伏击日军,打死打伤各八人。相公殿战斗揭示了开辟浙东敌后抗日根据地的序幕。
即今山西祁县东南侯家庄。1939—1948年晋绥边区在此成立祁县抗日民主政府。
①北魏太和中置,治所在今河北怀安县东南。后废。②东魏置,治所在西邸阁城(今河南修武县东南)。北周废。③唐天宝元年(742)改隰州置,治所在隰川县(今山西隰县)。辖境相当今山西隰县、石楼、永和、交口、蒲
1926年析永福县置,属广西桂林道。治所在今广西鹿寨县东寨沙镇。1928年直属广西省。1952年和雒容、中渡二县合并,改置鹿寨县。旧县名。1924年由永福县鹿寨、黄冕、寨沙三区析置,以县内有石榴水,故
原名栖贤桥。又名三峡桥。在今江西星子县北庐山含鄱口下栖贤谷。建于北宋大中祥符七年(1014)。《舆地纪胜》卷25南康军:三峡桥“在庐山之归宗寺,最为庐山之雄观。苏子由记曰:水行石间,声如雷霆,如千乘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