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成语>历史百科>地名来历>沙水

沙水

①一名大溪、太史溪、沙源水。即今福建闽江上源沙溪。《寰宇记》卷100南剑州沙县:“沙源经县南二百步,其水原出汀州宁化县黄土岭至虔化县界号曰沙源水,水势悬峻声殷如雷,崄如龙门。过县东一百二十里合邵武将乐溪水,至建潭合建溪,南下福州。其水滩碛甚多。”《清一统志·延平府》:沙溪“在沙县南, 旧名大溪,……亦曰太史溪”。

②据《水经·渠水注》记载,故道自今河南淮阳境内分古狼汤渠东出,又东至鹿邑南,又东略循今安徽茨河,经涡阳、蒙城县西,至怀远县南入淮水。《左传》:昭公二十七年(前515),“楚令尹子常以舟师及沙汭而还”,杜预注:“沙,水名。”《说文》:“楚东有沙水。”沙汭即指此水入淮处。

③即今河南舞阳县北之沙河。《方舆纪要》卷51舞阳县:沙水“源出汝州鲁山县之吴大岭,东流经叶县界,与滍水会,又东入县境。又东至许州襄城县界,入于汝水”。

④在今河南尉氏县东五十里。《方舆纪要》卷47尉氏县:沙水“自祥符县流入,即宋之惠民河”。

⑤在今广东南雄县东北。清光绪《广东舆地全图》南雄州图:浈水“屈西北经白石坑,沙水自东北来注之”。

⑥在今陕西勉县东北。《方舆纪要》卷56褒城县:沙水“源出县西北七十里之云雾山(在今勉县北),东北流,入于褒水”。


古水名。其水从古蒗荡渠分出,自今河南省淮阳县东至鹿邑县南,又东循今芡河至安徽省怀远县南入淮。《左传》昭公二十七年(前515年):楚“令尹子常以舟师至沙汭而还”,即指此水入淮处。


猜你喜欢

  • 大兴镇

    ①即今吉林辽源市。清光绪二十八年(1902)置西安县治此。1948年析西安市,1952年改为辽源市。②在今山东临沭县东南。旧置沂郯海赣同知。清乾隆三十八年(1773)改设通判驻此。(1)在辽宁省凤城市

  • 葛浪洞等处长官司

    元置,属播州安抚司。治所即今贵州黄平县西北浪洞乡。明初废。元置,治今贵州省黄平县旧州北。属播州军民安抚司。明初废。

  • 粤汉铁路

    从广州至武汉。全长1096公里。清光绪二十七年 (1901) 动工,粤段、湘段分段修筑。1936年全线贯通。今为京广线南段。京广铁路南段,即广州—武昌段的旧称。

  • 稌山嶂

    又作梌山嶂。在今福建永定县北。《方舆纪要》 卷98永定县: 稌山嶂在 “县北八十余里。山势峻突,绵亘百里。林木茏葱,四时不改。上有石如马。民谣云,石马鸣,则有兵。成化十四年,‘草寇’窃发,太监卢胜合军

  • 巫城

    即巫县城。在今四川巫山县。《水经·江水注》:“江水又东径巫县故城南,县故楚之巫郡也。秦省郡,立县以隶南郡。吴孙休分为建平郡,治巫城。”《三国志·蜀书·霍弋传》 裴注引《襄阳记》:西晋泰始四年(268)

  • 汉沟

    即今天津市西北汉沟。清光绪二十六年(1900)英国西摩率英法等国联军进犯北京,曾在此受到中国军民的痛击。村名。在天津市北辰区北部、北运河东岸。属双街镇。人口 2300。相传明初山东散兵定居于此,后住户

  • 谷里驿

    明置,即今贵州黔西县东南谷里镇。《清一统志·大定府》 “奢香驿”条:“又东五十里为水西驿,又东五十里为谷里驿。”“谷里”系彝语音译,意为供粮的地方。

  • 碟穆绰克

    在今西藏阿里地区噶尔县西北一百七十余里之典角。为阿里去克什米尔、拉达克交通要道所经之地。民国 《西康西藏详图》 作碟穆绰克。

  • 符关

    亦作苻关、笮关。西汉置,即今四川合江县《水经·江水注》: “又武帝建元六年,以唐蒙为中郎将,从万人出巴符关者也。” 《水经·江水》: “鳛部水从符关东北注之。”即今四川省合江县。西汉建元六年(前135

  • 茹拖

    一作鲁多克。即今西藏日土县。清乾隆 《卫藏通志》 卷12作 “茹拖”。见“日土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