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甸墟
即今广西百色市西北汪甸瑶族乡。清属凌云县,有外委戍守。
即今广西百色市西北汪甸瑶族乡。清属凌云县,有外委戍守。
唐都长安私家园林之一。在长安城东市南安邑坊 (今陕西西安市)。本为司徒兼侍中马燧宅园,贞元末,其子畅献第为奉诚园。
①在今浙江龙游县西南。《新唐书·地理志》:衢州龙丘县“有岑山”。《方舆纪要》卷93龙游县:岑山“在县南十五里。自金华望之,正当其面,因名婺女照台山,俗呼笔架山”。②一名潭溪山。在今山东淄博市博山城东八
在今河南郑州市东南郊。该地发现商代前期文化遗址。
西汉置,属颍川郡。治所在今河南宝丰县东三十六里古城村。西晋属襄城郡。东晋废。古县名。本春秋楚父城邑,西汉置县,治今河南省襄城县西。属颍川郡。《后汉书·光武帝纪》:更始元年(23年),“光武因复徇下颍阳
一作扬。西周封国。在今山西洪洞县东南十五里范村。周幽王时封周宣王之子尚父为杨侯。一说唐叔虞之后,至晋武公,逊于齐,生伯侨,归周天子,封杨侯。春秋时晋灭之以为羊舌氏之邑。《左传·襄公二十九年》:“虞、虢
或作戛洒、戛色。即今云南新平彝族傣族自治县西八十四里戛洒乡。光绪 《大清直省地舆全图》:新平县西有戛赛。傣语 “戛” 为街子,“洒” 为沙滩,意即沙滩上的街子。
清顺治五年(1648)以扎鲁特部分置左、右翼二旗,属内蒙古昭乌达盟。左翼旗驻齐齐灵花拖罗海山北,右翼旗驻图儿山南。1934年合并为扎鲁特旗,驻鲁北镇(今内蒙古扎鲁特旗)。1947年划归内蒙古哲里木盟。
①在今陕西略阳县北。《寰宇记》 卷135兴州顺政县: 武兴山“在县北一百里。其山峻峭,峰峦秀出,竹柏参差,特为蔚茂。出黄檗及漆”。②在今陕西勉县东北十五里。《方舆纪要》 卷56沔县: 武兴山 “蜀汉置
明洪武十五年(1382)改茫施路置,属云南布政司。治所在今云南潞西县治芒市镇。辖境约当今云南潞西县地。正统九年(1444)改芒市长官司。明洪武十五年(1382年)以芒施路改置,治今云南省潞西市(芒市)
亦作灵场海口。在今越南中部清化省东北勒场附近。《明史·安南传》:永乐八年(1410),“(沐)晟追(陈)季扩至虞江,贼弃栅道。追至古灵县及会潮、灵长海口,斩首三千余级,获伪将军黎弄”。明设灵长海口巡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