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今江西弋阳县东。《寰宇记》卷107信州弋阳县:弋溪水“源出上饶县灵山,西南从当县太平乡过。在县东二十里水口有大石面如镌成弋字”,故名。《清一统志·广信府一》:弋溪“在弋阳县东二十里。源出上饶县灵山,
在今山东长岛县的南长山岛上,即今长岛县驻地(乐园村)。因村南曾建有朝海寺而得名。1958年改名乐园。
南朝梁大同元年(535)置,治所在宣汉县(在今四川仪陇县东八十里大罗池)。辖境相当今四川仪陇县东部、营山县北部地。隋开皇三年(583)废。南朝梁大同元年(535年)置,治宣汉县(今四川仪陇县东)。辖境
又作曲错、丘错。在今西藏南部,门隅地区达旺东南六十四里处。藏语意为富裕。原隶属于西藏地方政府管辖,为门隅地区三十二错、定(错、定是当地的一级行政区划)之一。1951年被印度政府非法占领。
战国楚地,确址不详。《史记·越王句践世家》:“北围曲沃、于中, 以至无假之关者三千七百里;”又云:“复雠、庞、长沙,楚之粟也;竟泽陵,楚之材也。越窥兵通无假之关,此四邑不上贡事于郢矣。”徐广曰:“‘无
金置,属平晋县。在今山西太原市南。
唐贞观元年 (627) 置,属郎州。治所在今贵州遵义市西南。后废。十三年 (639) 复置,属播州。十四年 (640) 改名胡刀县。
即大庾岭。在今江西大余、广东南雄县之间。《水经·溱水注》:连水“出南康县凉热山连溪,山即大庾岭也,五岭之最东矣,故曰东峤山”。《元和志》卷34始兴县:“大庾岭一名东峤山,即汉塞上也,在县东北一百七十二
在今湖北竹山县西南白河乡。清时郧阳府同知驻此。
一作乐门镇。即今甘肃武山县东三十里洛门镇。《清一统志·巩昌府二》: 落门镇 “在宁远县东三十里。亦曰小落门”。以伏羌县有大落门,故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