桧无县
汉会无县。晋作桧无县。治所即今四川会理县。
汉会无县。晋作桧无县。治所即今四川会理县。
在今四川秀山土家族苗族自治县西南。《方舆纪要》 卷73平茶洞长官司: 通蜀桥在 “司治南。跨哨溪上,以路通蜀境而名”。
即今江西永丰县南孤江水南岸表湖。《清一统志·吉安府二》: 表湖市巡司 “在永丰县南二百余里。明置巡司,今因之”。
在今四川安岳县东南三里云居山。清道光《安岳县志》 卷7: 真相寺 “在治东南三里云居山。宋建。有圆觉洞。前山顶有亭,邑令江伍图建,奉希夷石刻像。乾隆丙申,邑令徐观山迁希夷像于洞,复修其亭”。今有唐、五
在今江苏铜山县西南。《方舆纪要》 卷29徐州: 雁麦湖在“州西南四十里。其相连者,曰张塘湖、马沟陂,接萧、砀境。冬春则为平原,夏秋汇为巨浸”。
即今上海市闵行区东南三十六里鲁汇镇。清光绪 《南汇县志》 卷1: 鲁家汇 “明举人鲁道昆居此,闸港至此稍折而南”。故有鲁家汇之名。
在今山东莱芜市北三十里口镇。莱芜谷之扼要处。东通博山,西通泰安。县中各镇,清末以此为最盛。
即今甘肃榆中县东南甘草店乡。光绪《大清直隶地舆全图》:金县(今榆中县)东南有甘草店。旧为驿道所经,商业发达。
即今贵州三都水族自治县。清雍正十二年(1734)于此置三角独山州州同。1913年改为三合县。1941年与都江县合并,改设三都县。1956年改为三都水族自治县。
在今山东西南部。东晋太和四年 (369)桓温北伐时所开。据 《水经·济水注》 载: 桓公沟是疏导薛训渚 (在今嘉祥县治萌山下) 分南北流,北流一支注入巨野泽,南流一支注入黄水,黄水原自巨野泽流出注入菏
即今四川名山县东北百丈水,为临溪河上源。《方舆纪要》卷72名山县:百丈河“在县东北六十里。源出莲花山,径百丈废县东,下流入邛州蒲江县为铁溪河。一名千尺潭, 以水源远而深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