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成语>历史百科>地名来历>桑植县

桑植县

清雍正七年 (1729) 改桑植安抚司置,属永顺府。治所即今湖南桑植县。民国初属湖南辰沅道。1922年直属湖南省。


在湖南省西北部、澧水上游,北与湖北省宣恩、鹤峰两县交界。属张家界市。面积约3465平方千米。人口约43.1万。土家族占54%,余为汉、白、苗等族。辖9镇、29乡(含7白族乡)。县人民政府驻澧源镇。汉置充县,属武陵郡,治今澧源镇(一说在今大庸市区西)。三国属吴天门郡。西晋改临澧县。隋改崇义县,初属崇州,后属澧阳郡。唐、宋为慈利县地。元置桑植安抚司,至正末废。明永乐四年(1406年)复置,属岳州府澧州。隆庆《岳州府志》谓“以地产桑名其地”。清雍正七年(1729年)置桑植县,治今澧源镇,属永顺府。1914年属辰沅道,1922年直属省。1949年属永顺专区,1952年属湘西苗族自治区。1954年由湘西苗族自治区代管,1955年由湘西苗族自治州代管,1956年属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1988年属大庸市(1994年改张家界市)。地处湘西中低山丘陵区北部。西北连鄂西山地,八大公山、九龙山、天平山、杉木界等海拔均在1000米以上,最高峰斗篷山海拔1890米。东北部有武陵山支脉入境;中南部河流两岸为低山丘陵和河谷平原,最低点海拔154米;西部有澧水三源,东部有澧水支流郁水,溪流众多,诸水于县南部汇入干流后出境;东北部有㺄水过境。属北亚热带湿润气候。年降水量1400毫米。森林资源丰富,覆盖率33%,盛产木材、楠竹、油桐、油茶、板栗、猕猴桃、棕片、生漆、药材。主要农产有稻、玉米、甘薯、油菜籽。有电石、卷烟、氮肥、机制砖等厂和煤矿。有永桑、桑大等公路。澧水可通机动船。土地革命战争时期是湘鄂川黔革命根据地一部分,纪念地有贺龙故居和红二、六军团长征出发地旧址等。


猜你喜欢

  • 秀山县

    清雍正十三年(1735)置,属黔彭厅。治所即今四川秀山土家族苗族自治县西十五里三合乡(三合场)。《清一统志·酉阳直隶州》:高秀山“在县西南……县以此名”。乾隆元年(1736)属酉阳直隶州,次年移治今秀

  • 高陂

    又名高陂水。在今安徽涡阳县西南。《元和志》 卷7城父县: “高陂,县南五十六里。周回四十三里,多鱼蚌菱芡之利。”

  • 鸭园

    即今吉林通化市东北鸭园镇。为鸭大铁路的起点站。

  • 鱼河堡

    即今陕西榆林市南鱼河镇。《清一统志·榆林府二》: 鱼河堡 “地名黑土圪塔。明正统二年置鱼河砦于九股水。成化十一年,巡抚俞子俊移置今所。城在半山,周三里三百步,门二。居无定、明堂两河之间,为腹里上地。今

  • 临桂县

    唐贞观八年 (634) 改始安县置,为桂州治。治所即今广西桂林市。以临近桂江为名。天宝初为始安郡治,至德二年 (757) 为建陵郡治,乾元初复为桂州治。南宋绍兴三年 (1133) 为静江府治。元为静江

  • 招贤溪

    在今浙江常山县东。《方舆纪要》 卷93常山县: 招贤溪 “在县东三十里,东流三十里入金川,与西安县境相接”。

  • 利城县

    ①东汉改利成县置,属东海郡。治所在今江苏赣榆县西四十里古城村。建安三年(198)为利城郡治。西晋复改利成县。②亦作利成县。东晋元帝初侨置,治所在今江苏常熟市北境。永和中寄治京口 (今江苏镇江市)。南朝

  • 喜鹊营

    在今湖南吉首市北四十里。《清一统志·乾州厅》: 喜鹊营 “在厅北。与永顺府保靖县接界。有把总驻守。嘉庆二年移乾州城汛守备驻此”。清严如熤《苗疆险要考》 谓明时“边墙加筑至此,极为要隘”。

  • 畅春园

    在今北京市西北海淀。明为武清侯李伟所建清华园,清康熙年间改建为畅春园。因位于圆明园南,亦名前园。《日下旧闻考》 卷76引 《圣祖仁皇帝御制畅春园记》: “都城西直门外十二里曰海淀, 淀有南有北。 自万

  • 三貂角

    在今台湾省台北县贡寮乡东南隅,为台湾岛东北端。因1626年西班牙殖民者在此登陆,称“Santiago”,音译为“三貂”。明末流寓沈光文《平台湾序》称为“三朝”,清康熙间蒋毓英《台湾府志》卷2有“山朝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