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今广西德保县西北东凌乡。旧属恩阳州,清置巡司于此。
在今云南保山市东五里金鸡村。《清一统地 ·永昌府》: 金鸡泉 “泉出二池,一温一凉。泉畔有石,高五尺,围丈余。石上数孔,聚水澡浴,俗谓之立舒石。相传吕凯所立”。
①在今江苏南京市东北,长江南岸。《寰宇记》 卷90升州上元县 “落星山” 条引 《南徐州记》: “临沂县前有落星山,吴大帝时,山西江上置三层高楼,以为此名。吴主游猎憩息地。” 《文选》 卷5左思 《吴
元至元四年(1267)改开元路置,治所在黄龙府(今吉林农安县)。辖境西起今辽宁开原、吉林四平及松花江流域,北抵俄罗斯哈巴罗夫斯克边疆区东北黑龙江口,南及今朝鲜东北部地区,东至于海。二十三年(1286)
从吉林长春市至大赉 (今大安市)。全长213.6公里。系长白铁路的一段。日伪修筑。1935年建成。因长春是伪满洲国的 “新京”,故伪满称之为京大铁路。
西汉改番县置,属豫章郡。治所在今江西波阳县东北古县渡镇。《汉书·地理志》 作 “鄱阳”,乃后人从 《续汉书·郡国志》 增邑旁。(番pó) 古县名。西汉改番县置,治今江西省鄱阳县东北古县渡。属豫章郡。东
在今湖北通城县东南,与赣、湘两省交界处。《清一统志 ·武昌府一》: 南楼岭 “在通城县东南四十里,接江西南昌府义宁州界”。
在今湖北京山县西南五十里。1931年贺龙领导的红三军和襄北特委机关驻此。
①瓯江支流。即今浙江武义县西南宣平港上源之桃溪。《方舆纪要》 卷94宣平县: 桃溪在 “县(治今柳城镇) 北三十里”。②一名永春溪。即今福建永春县南桃溪。《方舆纪要》 卷99永春县: 桃溪在 “县治南
①又名芦河。即今山西阳城县北芦苇河。《水经·沁水注》:阳泉水“出鹿台山, 山上有水,渊而不流,其水东径阳陵城南,……水历嶕峣山东,下与黑岭台合”。②即今安徽霍邱县西泉河。《水经·決水注》:“決水又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