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成语>历史百科>地名来历>枞阳镇

枞阳镇

即今安徽枞阳县治。《方舆纪要》 卷26桐城县: 枞阳城,“ 《城邑考》: 宋末桐城县移治枞阳镇,后又徙池之李阳河。元始还旧治。今仍为枞阳镇。明初置税课局于此”。清末太平天国将领李秀成、陈玉成曾在此举行军事会议,遗址尚存。


(枞zōng) 在安徽省枞阳县西南部。县人民政府驻地。面积40平方千米。人口5.9万。镇人民政府驻枞阳,人口3.6万。镇以古枞阳县为名。为汉枞阳县治所,明、清桐城四大名镇之一。清咸丰六年(1856年)和八年太平天囯将领二度会集于此,举行重要军事会议。1949年为枞阳镇,1958年改为城关公社,1961年改为城关镇。1992年黄羹乡并入复名枞阳镇。主产蔬菜,兼营渔业。有造船、农机、毛巾、玩具、灯泡、纸箱等厂。镇区沿枞阳长河和莲花湖分布。为县集市贸易中心。桐枞、安枞公路经此。正大街有渡江战役中线指挥部旧址。古迹有汉武帝射蛟台、晋陶侃洗墨池、惜阴亭。


猜你喜欢

  • 栖鸡坪

    即今四川峨边彝族自治县西南大堡镇。《方舆纪要》 卷72峨眉县 “土地关” 条下: “永宁墩八里乃至栖鸡坪,今筑平彝堡处,城池、候馆咸备。”

  • 景真

    即今云南勐海县西景真。版纳景真、勐海、勐呵为明代车里宣慰司所辖十二版纳之一。

  • 盏达副宣抚司

    明正统中置,属云南布政司。治所在盏达冈 (今云南盈江县西北八里莲花山)。清属腾越厅。1917年改置盏达行政区。1932年改置莲花设治区。明正统年间置,治今云南省盈江县西北莲花山。后入于缅甸。清平滇后又

  • 月峙

    即今福建漳浦县东南月屿。明洪武二十年(1387)移青山巡司于此。清初废。

  • 吕亭县

    南朝宋元嘉二十五年(448)置,属晋熙郡。治所在今安徽桐城县东北十八里吕亭镇。寻废。泰始二年(466)复置,南齐改为吕亭左县。古县名。南朝宋元嘉二十五年(448年)置,治今安徽省桐城市东北。属晋熙郡。

  • 兴市镇

    清置,属蒲城县。即今陕西蒲城县西二十里兴镇。

  • 笼州

    唐贞观十二年 (638) 置,治所在武勤县(今广西扶绥县)。天宝元年 (742) 改为扶南郡,乾元元年 (758) 复为笼州。辖境相当今广西扶绥县大部,崇左、上思二县部分地。唐末废。唐置,治武勤县(今

  • 曲肘川

    今四川苍溪县东一里北门沟。《舆地纪胜》卷185阆州:苍溪县,“《图经》云:隋开皇四年,刺史郑铎以治所狭隘,徙于曲肘川”。明曹学佺《蜀中名胜记》卷24苍溪县:“旧治在曲肘川,去县一里,后周所设也。源出玉

  • 冈爱泊

    亦作冈噶诺尔。即今内蒙古克什克腾旗西岗更诺尔。清张穆《蒙古游牧记》卷4阿巴哈纳尔部:“多伦诺尔正北三百五十余里有池二处,河三道。其最大者名达尔诺尔……东南四十里曰冈噶诺尔,广四五十里, 中有细流, 与

  • 成都

    战国时蜀国都城。在今四川成都市, 与广都、新都号为三都。成都之得名,据《太平御览》卷166引《史记》曰:“周太王逾梁山之岐山,一年成邑,二年成都,故有成都之名。”另据温少峰《试为“成都”得名进一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