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成语>历史百科>地名来历>本溪市

本溪市

1939年伪满由本溪县析置本溪湖市,治本溪湖(今辽宁本溪市)。抗战胜利后改名本溪市。1947年撤销,并入本溪县。1948年解放后复设本溪市,1949年4月升为中央直辖市。1954年划属辽宁省,降为省辖市。


在辽宁省东部。面积 8434.4 平方千米(市辖区 1142.5 平方千米)。人口156.6万(市辖区96.3万)。辖平山、溪湖、明山、南芬4区和桓仁、本溪2满族自治县。市人民政府驻平山区。本溪一名源于本溪湖,清雍正年间,称杯犀湖,后改名本溪湖。据清乾隆《重修观音寺碑记》载:“盛京(今沈阳)城南百里之外,有本溪湖。”光绪三十二年(1906年)析辽阳州、兴京、凤凰厅各一部置本溪县,属奉天府。1914年属奉天省东边道。1929年属辽宁省。1939年由本溪县析设本溪湖市。1945年抗日战争胜利,本溪市区成立民主联合政府。1946年本溪、桓仁两县为国民党军队占领。1948年重获解放,建立本溪市和本溪县人民政府。1949年本溪市升为中央直辖市,属东北行政区领导。1952年本溪县撤销,并入本溪市。1954年为辽宁省辖市(地级)。1956年复设本溪县。1959年桓仁县改为本溪市辖。1966年桓仁县改为丹东市辖。1968年桓仁县复属本溪市。1989年桓仁、本溪二县改设满族自治县。地处辽宁东部山区,地势东部、中部较高,西部、南部较低。境内山高林密,有辽宁屋脊之称,为辽宁主要林区之一。河流有太子河、浑江、草河、细河、富尔江、雅河等。属中温带湿润气候。市郊农产玉米、稻、大豆、高粱等。有人参、黄芪、天麻等药材。矿产以煤、铁和有色金属为主,非金属矿有石灰石、黏土、石棉等。工业生产以钢铁、煤炭为主体,还有建材、机械、化工、电子等。有沈丹、辽本、本田铁路和沈本高速公路,201、304国道,沈环、本通、桦本公路。名胜古迹有庙后山旧石器时代古人类文化遗址、明长城、东北道教创始地八宝云光洞、汤沟温泉、本溪湖、本溪水洞等,其中本溪水洞为国家级风景名胜区。


猜你喜欢

  • 弘觉寺

    在今江苏南京市城南三十里牛首山双峰之间。始建于南朝梁天监二年(503),名佛窟寺。唐初,法融和尚在此谈禅,后创立牛头宗。五代南唐后主改称宏觉寺。

  • 班吉塔

    即今辽宁锦县西北班吉塔镇。清光绪 《奉天全省地舆图说图志》 义州: “班吉塔在州城西南一百十五里。”

  • 拟岘亭

    在今四川广安县西。《清一统志·顺庆府》:拟岘亭“在广安州西二里。安张商英有诗”。

  • 营城子壁画墓

    在今辽宁大连市北甘井子区营城子镇前牧城驿村。为东汉时期砖室墓。1931年发现,曾遭到日本帝国主义分子的破坏。墓室规模宏大,中间为主室,外罩一高大套室。套室外还有前室、后室和东侧室,各室相通,南面有墓道

  • 难溪砦

    北宋置,属彭水县。在今四川彭水苗族土家族自治县南七十里朗溪乡 (朗溪场)。

  • 寿峰山

    ①在今陕西富县南。《方舆纪要》卷57鄜州:“寿峰山在州南百二十里,南接耀州同官县境。”②在今陕西淳化县北。《清一统志·邠州》:寿峰山“在淳化县北二里。俗呼为三楞山。或谓即《甘泉赋》所云椽峦也”。

  • 妫水

    ①在今山西永济市蒲州镇南。源出历山,西流入黄河。《水经·河水注》:“历观,舜所耕处也,有舜井,妫、汭二水出焉。南曰妫水,北曰汭水,西径历山下。”②即今中亚阿姆河。隋称乌浒水,唐称缚刍河,宋称纪浑河,元

  • 呼兰府

    清光绪三十一年 (1905) 升呼兰厅置,属黑龙江将军。治所在呼兰城 (即今黑龙江省呼兰县)。辖境相当今黑龙江省呼兰、巴彦、兰西、木兰等县地。1913年降为呼兰县。清光绪三十一年(1905年)升呼兰厅

  • 南隍城岛

    在今山东长岛县北。《清一统志·登州府》: 南隍城岛 “在蓬莱县北四百余里。又北九十里,有北隍城岛。南为山东界,北为辽东界,实诸岛脉络之首”。

  • 白马津

    在今河南滑县东北古黄河东岸,与西岸黎阳津相望。《战国策·赵策二》:张仪为秦连横,说赵王曰:“今秦以大王之力,西举巴蜀, 并汉中,东收两周而西迁九鼎,守白马之津。”又《燕策二》:苏代约燕王曰,“决白马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