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阁箐山
在今贵州贵阳市西北四十里。清爱必达《黔南识略》卷1贵阳府:木阁箐山“在城西北四十里,延袤百余里。横亘修文县境。林木荟翳,中有道通黔西。上有潭,杳深不测”。
在今贵州贵阳市西北四十里。清爱必达《黔南识略》卷1贵阳府:木阁箐山“在城西北四十里,延袤百余里。横亘修文县境。林木荟翳,中有道通黔西。上有潭,杳深不测”。
在今广西平乐县东。明于此置巡司。
唐北室韦九部之一。分布在今吉林乾安、农安、长岭县一带。《新唐书·北狄传》: 室韦 “分部凡二十余,曰岭西部、山北部、黄头部,强部也”。
即今四川渠县东北临巴镇。清同治 《渠县志》 卷4: 林坝场在 “县东三十里”。
哥窑即龙泉窑之别称。窑址在今浙江龙泉市西南小梅镇大窑村。为宋代著名瓷窑之一。相传南宋时章氏兄弟二人在龙泉县烧造瓷器,其兄所造者佳,故世号为哥窑。弟则仍龙泉之旧号,亦称弟窑。宋代著名瓷窑之一。在今浙江省
在今广西平果县东北。《方舆纪要》卷110归德州:归峰山在“州治(故治在今归德)西。山势有趋归之状,因名”。
明置,属四川都司。治所在今四川成都市。后废。
即今江西丰城县东北王家洲。清同治《临川县志》卷1下:五十四都有王家墟。
秦置,属砀郡。治所在今河南永城县东北六十里芒山镇。以山名。《汉书·地理志》 注: “应劭曰: 砀山在东。师古曰: 砀,文石也,其山出焉,故以名县。” 西汉属梁国。西晋废。南朝宋复置,属梁郡。北魏属砀郡
①即古決水。源出今安徽金寨县西南,北流至河南固始县东北,入淮河。《方舆纪要》卷50固始县:史河在“县东二十里。其源即商城县之牛山河,东北流,经县南五十里均济等闸,又东至江南霍丘县入于淮”。②古称決水。
①在今安徽定远县西北四十里,与凤阳县交界处。《方舆纪要》 卷21定远县: 韭山 “山暖多韭,因名。上有石城,兵火时保聚处也。山下有涡穴,涧水尝流不竭”。②即今浙江象山县东韭山列岛。《方舆纪要》 卷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