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舍县
元至元十三年 (1276) 置,属新兴州。治所在普札龙城 (今云南玉溪市北十六里北城镇)。《元史· 地理志》: “普舍孙苴内附, 立本部为千户,十三年改千户普舍县。” 明洪武十五年 (1382)后废。
古县名。元至元十三年(1276年)置,治今云南省玉溪市北北城镇。属新兴州。明初属澂江府,洪武十五年(1382年)废。
元至元十三年 (1276) 置,属新兴州。治所在普札龙城 (今云南玉溪市北十六里北城镇)。《元史· 地理志》: “普舍孙苴内附, 立本部为千户,十三年改千户普舍县。” 明洪武十五年 (1382)后废。
古县名。元至元十三年(1276年)置,治今云南省玉溪市北北城镇。属新兴州。明初属澂江府,洪武十五年(1382年)废。
①又名小谷。春秋时齐邑。在今山东平阴县西南东阿镇。《春秋》:庄公七年(前687),“冬,夫人姜氏会齐侯于谷”。即此。②亦作谷伯国。西周国名。在今湖北谷城县西北十里。《春秋》:桓公七年(前705),“夏
唐武德二年(619)置,属彭州。治所在今甘肃镇原县东南六十里。贞观元年(627)属宁州。北宋太平兴国中改名彭阳县。古县名。唐武德二年(619年)析彭原县置,治今甘肃省镇原县东南。属彭州。贞观元年(62
即胡原县。治所在今四川剑阁县东南一百三十里香沉镇。《旧唐书·地理志》: “南齐置相原县,隋改为临津县。”
清初为右部哈萨克属城。即今乌兹别克斯坦首都塔什干。嘉庆十四年 (1809) 为浩罕属城。
在今河南南乐县东韩张镇。《方舆纪要》 卷16南乐县 “昌城” 条下: “县东二十五里有故朝城,近山东朝城县界。唐开元中,以此名县。今其地名韩张堡。”
即今上海市嘉定区西南十八里方泰镇。清光绪《嘉定县志》卷1:方泰镇“以寺名。南北一里。康熙间陈、严两姓创市”。
秦置,属内史。治所在今陕西宝鸡市东二十里渭水北岸。汉属右扶风。三国魏属扶风郡。西晋后废。西魏大统中复改苑川县为陈仓县,属武都郡。治所仍旧。北周天和三年(568)为显州治,建德三年(574)废。隋开皇十
西汉三国时西南少数民族之一。在今四川汉源县大渡河南北。《三国志·蜀书·张嶷传》: “汉嘉郡界旄牛夷种类四千余户……嶷厚加赏待,遣还。旄牛由是辄不为患。”
在今河北涿州市南三十里南三家店,南接高碑店市界。《方舆纪要》卷12新城县:三甲店“在县(今市东南新城镇)北三十五里,北至涿州之牛道也”。
在今湖南吉首市西南五十里。《方舆纪要》卷81镇溪千户所 “阴隆江堡” 条下: 洞口堡 “隶辰溪卫,有官兵戍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