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成语>历史百科>地名来历>普州

普州

北周建德四年 (575) 置,治所在安岳县(今四川安岳县北铁门山)。隋大业二年 (606) 废。唐武德二年 (619) 复置,天宝元年 (742) 改为安岳郡,乾元元年 (758) 复为普州。北宋徙治今安岳县。辖境相当今四川安岳、乐至及遂宁西部地。宝祐以后废。明洪武四年 (1371) 又复置,治所在安岳县(今四川安岳县)。九年 (1376) 废。唐代诗人贾岛自长江主簿迁普州司户参军,死于此,葬于安泉山南麓。


北周建德四年(575年)置,治安岳县(今县北,宋初移今治)。隋大业初废。唐武德二年(619年)复置。天宝元年(742年)改为安岳郡,乾元元年(758年)复为普州。辖境相当今四川省安岳、遂宁、乐至三县及重庆市潼南县部分地区。宋先后属梓州路及潼川府路。宝祐后废。明洪武四年(1371年)复置。九年又废。


猜你喜欢

  • 羊角墟

    即今广东电白县北羊角镇。明万历《高州府志》卷1:电白县有羊角圩。清道光《电白县志》卷8:羊角圩“在县(治今电城镇)西八十里”。

  • 大黄山堡

    明弘治中置,属山丹卫。在今甘肃山丹县东南九十里大黄山。《方舆纪要》卷63山丹卫“永兴堡”条下:“又东南有暖泉、大黄山等堡。”

  • 三汊河镇

    ①即今安徽无为县东北汊河乡。清同治《含山县志》关津:三叉河镇在“县南八十里,东七都”。②在今湖南澧县东北。《清一统志·澧州二》:三汊河镇“在州东北。北接湖北荆州界,西北路通鹤峰州,为守御要地”。

  • 木鹿州

    唐显庆中以东安国置,属安西都护府。治所在斤城(今乌兹别克斯坦布哈拉东北)。后废。唐羁縻州。显庆二年(657年)平定西突厥后,以东安国斤城置,治今乌兹别克斯坦撒马尔罕与布哈拉之间,泽拉夫

  • 高门原

    在今陕西韩城市西南二十里。《史记·太史公自序》: 司马靳葬于华池,孙昌 “葬高门”。《水经·河水注》: “陶水又南径高门南……又东南径华池南,池方三百六十步,在夏阳城西北四里许。故司马迁碑文云: 高门

  • 教化三部长官司

    又作教合三部长官司。明洪武中置,属临安府。治所在今云南文山县西南六里旧城。清初废入开化府,以其地为开化里。

  • 独孤山

    在今山东梁山县南。《明一统志》 卷23兖州府: 独孤山 “在郓城县东北五十里。孤峰独立。宋吕本中诗: 凄凉单马经行处,况是此山名独孤”。

  • 张母桥市

    即今安徽舒城县西张母桥镇。清光绪《舒城县志》卷7:张母桥镇在“县西北五十里”。

  • 坝洒

    又作八洒。即今云南河口瑶族自治县西北三十二里坝洒农场场部驻地。清乾隆时设坝洒汛。壮语“坝”为口子或河谷,“洒”为簸箕形,意即簸箕形的河谷地带。

  • 移米河

    今内蒙古鄂温克族自治旗南之伊敏河。为海拉尔河支流。《金史·宗浩传》 载,金军于忒里葛山击走山只昆所部后,进至呼遏水 (今辉河),山只昆部长等降,因言“所部迪列土近在移米河,不肯偕降,乞讨之”。即此。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