晓石山
在今江西彭泽县东。《方舆纪要》 卷85九江府彭泽县: 晓石山 “在县东一里。山势蜿蜒,一峰秀拔,日出先照,因名”。
在今江西彭泽县东。《方舆纪要》 卷85九江府彭泽县: 晓石山 “在县东一里。山势蜿蜒,一峰秀拔,日出先照,因名”。
元置,属延安路。治所在今陕西安塞县东南沿河湾镇。明、清属延安府。民国初属陕西榆林道。1928年直属陕西省。1942年迁治真武洞,即今安塞县。在陕西省北部、延河上游。属延安市。面积 2984 平方千米。
即今山东龙口市西北海中之㟂屺岛。 《清一统志·登州府》 作 “㟂㞦岛”。
①在今福建武夷山市西南武夷二曲。高可六七十丈,亭亭秀丽,立于水畔。明《八闽通志》卷6《地理志·山川》 崇安县:玉女峰“亦名三娘石。三石差肩而立,其色红润,望之有姝丽之态。下有妆镜台、仙冠石。宋辛弃疾诗
1913年改西隆州置,属广西田南道。治所即今广西隆林各族自治县。1928年直属广西省。1951年与西林县合并为隆林县,1953年改为隆林各族自治区,1955年改为隆林各族自治县。旧县名。1912年由西
又名银山或银峰山。在今江西德兴市东。《舆地纪胜》卷23饶州:邓公山“本名银山,因邓远为场,改今名”。《明一统志》卷50饶州府:银山“在德兴县东三里。一名邓公山。山出银,唐总章初置场。至宋天圣间,山穴倾
即泠君山。在今广东乐昌市东北。《舆地纪胜》卷90韶州:灵君山“在乐昌县东北四十五里。山下有灵君之神,因名。《旧经》云:山顶有池,周围四十步,深五尺, 内有银名九牛根,与半夏同”。《清一统志·韶州府》:
在今台湾省南投县东南,与花莲县交界处。中央山脉最高峰,海拔3805米。布农语原称此山为马博拉斯,意即“白发”,喻冬季山顶多积雪。后以神话传说,少女秀姑入山取宝冻死山中,故名。在台湾省本岛中部,南投、花
战国秦昭襄王三十年(前277)改楚巫郡置,属南郡。治所即今四川巫山县。《汉书·地理志》:巫县“有盐官”。三国蜀汉属巴东郡。西晋为建平郡治。隋开皇初改为巫山县。古县名。秦置,治今重庆市巫山县北。因巫山得
①北宋淳化四年 (993) 置,属耀州。治所即今陕西淳化县。宣和元年 (1119) 改属邠州。民国初属陕西关中道。1928年直属陕西省。②北宋宣和三年 (1121) 改清溪县置,属严州。治所在今浙江淳
在今江西临川市北。《清一统志·抚州府一》:吴家渡“在临川县北二里,旴水所经。临川县界官渡凡七:曰瑶湖,曰黄塘,曰云山,曰梅洲,曰永丰,曰辜家。而吴渡尤为要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