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成语>历史百科>地名来历>昌珠寺

昌珠寺

在今西藏乃东县南。相传公元7世纪时,由松赞干布主持建造。18世纪初叶蒙古准噶尔部侵犹西藏时,寺内大量文物被毁。十三世达赖曾重修此寺。“昌珠” 藏语意为鹞子和龙。1961年定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在西藏自治区乃东县城南。相传公元7世纪时由吐蕃赞普松赞干布主持建造。后又经帕莫主巴大司徒绛曲坚参改建扩建。据传,文成公主进藏初期曾居此,留有遗物。大殿下层布局和形式与拉萨大昭寺大殿相仿。寺内原保存有大量古代壁画和松赞干布、文成公主、尼泊尔尺尊公主及大臣禄东赞等人塑像,造型古朴生动。达赖五世修葺时并加盖金顶。达赖十三世亦曾维修。寺内曾保存有8世纪末叶由汉僧任清(大宝)监督铸造的吊钟一口,钟上镌刻藏文铭文12句,分内外两层,每层6句,自左向右排列。现钟已无存,寺又重建,殿堂修饰一新。寺内珍藏珍珠串成的唐卡卷轴画佛像,每天吸引许多信徒游客前来观瞻朝拜。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昌 珠 寺


猜你喜欢

  • 阿勒楚喀副都统

    清乾隆二十一年(1756)置,属吉林将军。治所在阿勒楚喀城(今黑龙江省阿城市)。辖境相当今黑龙江省拉林河以东、蚂蚁河以西、松花江中游以南地区。宣统元年(1909)改置阿城县。

  • 汝南郡

    ①西汉高帝四年(前203)置,治所在上蔡县(今河南上蔡县西南)。辖境相当今河南颍河、淮河之间,京广铁路西侧一线以东,安徽茨河、西淝河以西、淮河以北地区。东汉徙治平舆县(今河南平舆县北)。三国魏徙治新息

  • 上高场

    五代南唐升元中以上高镇改置,属高安县。即今江西上高县。保大十年(952)升为县。五代南唐昇元时改上高镇置,即今江西省上高县。属高安县。保大十年(952年)升为县。

  • 可溜铺

    即今安徽怀远县西北涡河南岸河溜乡。清光绪《凤阳府志》怀远县图:县西北有河溜铺。

  • 于已尼大水

    又名北海。即今俄罗斯境之贝加尔湖。《魏书·乌洛侯国传》:乌洛侯“又西北二十日行有于已尼大水,所谓北海也”。

  • 刘繇城

    在今江西南昌市北。《豫章记》:“刘繇城在豫章县北四十里。”《寰宇记》卷106洪州南昌县:“刘繇城在县东北三十八里。盖孙策略地于曲阿,扬州刺史刘繇败奔豫章,筑城自保。今人号为刘繇城。”相传东汉末扬州刺史

  • 敛州

    唐永徽二年 (651) 置羁縻州,属茂州都督府。治所在今四川汶川县西南邛崃山附近地区。后废。

  • 西月岛

    在南海中中国南沙群岛内,位于太平岛东北56海里。岛长约700米,面积约0.16平方公里。岛上树木茂盛。周围海域是良好的渔场。中国渔民向称红草峙。1947年公布名称为西月岛。

  • 贵阳县

    1913年改贵阳府置,为贵州省会。治所即今贵州贵阳市。1941年改设贵阳市。1913年置,治今贵州贵阳市。1941年改名贵筑县,移治今贵阳市南花溪镇。

  • 龙虎台

    在今北京市昌平县西十八里龙虎台村。元建行宫于此。《元史·扩廓帖木儿传》:至正二十四年(1368),“扩廓帖木儿遣部将白锁住以万骑卫京师,驻于龙虎台”。顾炎武《昌平山水记》卷上:龙虎台“地势高平如台,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