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畏山寺
巴利文作阿跋耶祗厘毘诃罗。为斯里兰卡最古寺院之一。公元前1世纪中,斯里兰卡瓦塔加摩尼王即无畏王所建,东晋法显《佛国记》:“(大)塔边复起一僧伽蓝,名无畏山,有五千僧……忽于此玉像边见商人以晋地一白绢扇供养,不觉凄然,泪下满目。”
巴利文作阿跋耶祗厘毘诃罗。为斯里兰卡最古寺院之一。公元前1世纪中,斯里兰卡瓦塔加摩尼王即无畏王所建,东晋法显《佛国记》:“(大)塔边复起一僧伽蓝,名无畏山,有五千僧……忽于此玉像边见商人以晋地一白绢扇供养,不觉凄然,泪下满目。”
在今北京市密云县东北四十五里,已没入密云水库中。《明一统志》 卷1顺天府: “王曾 《上契丹事》: 自顺州至檀州,渐入山五十里,至金沟馆。将至馆,川原平旷,谓之金沟淀。”辽置,在今北京市密云县东北(现
①亦称留佳场。即今四川荣县西留佳镇。清道光《荣县志》卷10:刘家场“县西九十里”。②即今四川青神县南瑞峰镇。清嘉庆《青神县志》卷11:刘家场在“县南二十里”。民国年间改为瑞丰乡,1985年改为瑞峰镇。
即东洲。今江苏启东市东北。《舆地纪胜》卷41通州:东布洲“元是海屿沙岛之地,古来涨起,号为东洲。忽布机流至沙上,因名布洲。既成平陆,民户亦繁”。
又作秃鲁兀。元置,在今朝鲜咸镜南道端川西十三里旧城。元 《析津志》 天下站名: “阿剌可失列百四十 (里) 端州。” 清废。
即今山西襄汾县西南赵康镇。《清一统志·平阳府一》: 赵康镇 “在太平县 (今汾城镇) 南二十五里。有堡”。在山西省襄汾县西南部。面积100.7平方千米。人口3.6万。镇人民政府驻赵康,人口 3720。
明正统后置,属奴儿干都司。在今黑龙江省黑河市至逊克县之间黑龙江两岸地区。后废。
简称崇喜司。清雍正七年(1729)置,属理塘宣抚司。治所在今四川雅江县西北红龙乡(崇喜寨)。宣统三年(1911)改流,地属河口县。
即今安徽霍山县东山王河村。旧属六安县。清同治《六安州志》卷5:“山王河,州南九十里。”
在今河北易县西北四十里。《清一统志·易州》: 奇峰口 “在州西北四十里。内连紫荆关四十里,外通金水口六十里,其西二十里曰官座岭口”。
即今四川荥经县西南、汉源县北之大相岭。《资治通鉴》: 五代梁乾化四年 (914),南诏寇黎州,前蜀将王宗范等击之,“破其武侯岭十三寨”。即此。古山名。在今四川省汉源县北清溪乡北。《资治通鉴》:五代梁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