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成语>历史百科>地名来历>文水县

文水县

隋开皇十年(590)改受阳县置,属并州。治所在今山西文水县东十里旧城庄。《元和志》卷13文水县:“因县西文谷水为名。”大业三年(607)属太原郡。唐初属并州,天授元年(690)改为武兴县,神龙元年(705)复为文水县,开元中属太原府。北宋元符间移治今文水县。元属冀宁路。明属太原府。民国初属山西冀宁道。1930年直属山西省。


在山西省中部、吕梁山东麓、汾河西岸。属吕梁市。面积1064.4平方千米。人口41.6万。辖7镇、5乡。县人民政府驻凤城镇。西汉置大陵县,属太原郡。东汉、魏、晋因之。北魏太平真君九年(448年)废,于大陵城南置受阳县。隋开皇十年(590年)改名为文水县,以境内文峪河得名。《元和郡县志》:文水县“因县西文谷水(即文峪河)为名”。县治在今县东旧城庄,属太原郡。唐武德三年(620年)属汾州;贞观元年(627年)属并州;天授元年(690年)改文水县为武兴县;神龙元年(705年)复为文水县。北宋元符年间县治移至今址,属太原府。金因之。元属冀宁路。明、清属太原府。1914年属冀宁道,1927年直属山西省。1949年属汾阳专区,1952年属榆次专区。1954年属晋中地区。1958年汾阳、文水、交城三县并称汾阳县。1960年复为原制。1971年属吕梁地区。2003年属吕梁市。地处太原盆地西南部,汾河、文峪河、磁窑河、三道川河流经境内。属南温带半干旱气候。农产以小麦、高粱、玉米、谷子、豆类、棉花为主。矿产有煤、铁、石灰石、云母、石膏、钾长石等。工业有煤炭、冶金、化工、建材、机械、焦化、造纸等。307国道、文祁公路经过县境。名胜古迹有武则天圣母庙、隐唐洞、狄青庙、上贤新石器遗址等。建有刘胡兰烈士纪念馆。


猜你喜欢

  • 龙泉县

    ①西魏置,属南乡郡。治所在今河南淅川县南。北周废。②唐武德四年(621)侨置,属云州。治所在今陕西延安市东南前、后九龙泉附近。八年并入临真县。③唐乾元二年(759)析遂昌、松阳二县置,属括州(后改处州

  • 烟墩山

    在今江苏丹徒县东。该地发现西周墓,出土西周铜器 《宜矦矢簋》,有长达一百二十六字的铭文。

  • 西石桥

    即石桥。在今陕西华县西石堤河上。见“石桥(1)(2)”。

  • 兀鲁国

    即斡罗思。指13世纪初期基辅罗斯等公国。约当今乌克兰基辅、俄罗斯莫斯科一带地区。《元史·速不台传》:辛丑(公元1241年),“太宗命诸王拔都等讨兀鲁思部主也烈班,为其所败”。

  • 长坎囤

    在今贵州遵义县东。明万历二十八年(1600)征播之役,播州兵聚青蛇、长坎、玛瑙、保子四囤。即此。在今贵州省遵义县东。参见“青蛇囤”。

  • 哈尔受土司

    清雍正时置,属西宁办事大臣。为玉树四十族之一。驻牧地在今青海玉树县西北哈秀乡附近。乾隆 《西宁府新志》 卷19 “塞外贡马番族” 中有 “住牧束勒孙何地方哈尔受族”。清末民初改称哈秀,附属于札武十司。

  • 思管镇

    在今广西融安县南沙子乡北三睦墟。旧属融县。明、清置巡司于此。古镇名。即今广西壮族自治区融水苗族自治县东南思管。明、清时于此置巡检司。

  • 狄道州

    清乾隆三年(1738)升狄道县置,属兰州府。治所即今甘肃临洮县。不辖县。1913年复降为狄道县。清乾隆三年(1738年)升狄道县为州,治今甘肃省临洮县。属兰州府。辖境即今临洮县。1913年降为县,19

  • 咸 (鹹) 海

    又名热海,大清池。即今吉尔吉斯斯坦伊塞克湖。唐为通西域的必经之路。唐玄奘 《大唐西域记》 卷1: “大清池或名热海。又谓咸海,周千余里。”

  • 河洑山

    亦名武山。又名平山、太和山。在今湖南常德市西三十里。光绪 《湖南通志》 卷23引明杨嗣昌 《河洑山记》: “河洑山者,山下出泉,伏流而入于河,故相传谓河洑山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