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出虎水
即今黑龙江省阿城市东阿什河。《金史·地理志》: “上京路,即海古之地,金之旧土也。国言金曰按出虎,以按出虎水源于此,故名金源,建国之号盖取诸此。” 清称阿拉楚喀河。
古水名。按出虎又作阿触胡、阿术浒、阿禄祖,为女真语“金”的音译。即今黑龙江省哈尔滨市东南阿什河。女真部族世居此水之源,故国号“金”。清译作阿勒楚喀河。
即今黑龙江省阿城市东阿什河。《金史·地理志》: “上京路,即海古之地,金之旧土也。国言金曰按出虎,以按出虎水源于此,故名金源,建国之号盖取诸此。” 清称阿拉楚喀河。
古水名。按出虎又作阿触胡、阿术浒、阿禄祖,为女真语“金”的音译。即今黑龙江省哈尔滨市东南阿什河。女真部族世居此水之源,故国号“金”。清译作阿勒楚喀河。
即今江苏溧阳市西北上兴镇。《清一统志·镇江府二》:上兴埠镇“在溧阳县西北六十里。赴江宁者路必由此。明洪武初置巡司,嘉靖间废”。
在今浙江德清县东。《方舆纪要》卷91德清县:北流水“在县治南。自城南余不溪分流入城,出西水门北流至沙村,与武康县前溪水合,绕流至府城南,合余不水而为霅溪”。
明置,在今广西贺县东大宁河西岸黄洞村。《方舆纪要》 卷107贺县 “石牛营” 条下: “《志》云: 县西南有黄峒砦,叛瑶巢穴也。嘉靖末作乱,抚臣张岳讨平之。”
又名黄瓜堆、黄花堆。在今山西山阴县东北。《资治通鉴》: 唐景福元年 (892),李克用北巡,闻李匡威等将兵八万寇云州,“克用潜入新城,伏兵于神堆,擒吐谷浑逻骑三百,匡威等大惊”。即此。又称黄花堆。在今
即浦子口。今江苏南京市西北浦口镇。
在今黑龙江省嘉荫县西北。源出伊春市东北小兴安岭南,东北流至嘉荫县西北双河镇附近注入黑龙江。民国《黑龙江志稿》卷4:乌云河在“(乌云)县东南百里。二源出玛哈拉山,东北流九十里注于黑龙江”。
西汉元封二年 (前109) 置,属益州郡。治所在今云南曲靖市西北十五里三岔。三国蜀建兴三年(225) 为建宁郡治, 十一年 (233) 又为降都督驻地。 《三国志·蜀书·马忠传》: &
又名赵皮塞。在今河南兰考县北。《清一统志·开封府》:赵皮塞“在兰阳县(今兰考县)北十六里。一名张禄口, 明嘉靖中河尝决于此”。又称赵皮寨。在今河南省兰考县北。明嘉靖时黄河决口于此。
五代梁开平二年 (908) 改唐兴县置,属蜀州。治所在今四川崇州市东南江源镇。后唐同光元年 (923) 复为唐兴县。
在今海南省临高县南二十里。明置巡司于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