扶余府
唐渤海国置,治所在扶州(今吉林四平市西一面城)。辖境相当今吉林四平、辽源以北伊通河流域及辽宁昌图、西丰等县地。辽太祖时改置扶州。
渤海国以扶余故地置,治扶州(今吉林四平市西一面城;一说在今农安县,或说在今辽宁昌图县西北四面城)。辖境相当今吉林省四平、长春、九台、公主岭、梨树、东辽、伊通、农安、德惠及辽宁省昌图、西丰等市县。地邻契丹,渤海常屯劲兵于此。公元926年为契丹所灭,改名黄龙府。
唐渤海国置,治所在扶州(今吉林四平市西一面城)。辖境相当今吉林四平、辽源以北伊通河流域及辽宁昌图、西丰等县地。辽太祖时改置扶州。
渤海国以扶余故地置,治扶州(今吉林四平市西一面城;一说在今农安县,或说在今辽宁昌图县西北四面城)。辖境相当今吉林省四平、长春、九台、公主岭、梨树、东辽、伊通、农安、德惠及辽宁省昌图、西丰等市县。地邻契丹,渤海常屯劲兵于此。公元926年为契丹所灭,改名黄龙府。
在今江西南城县西南。《明一统志》 卷53建昌府: 蛤湖 “在府城西南三十里。有石磜百丈,瀑淙飞下入湖。湖中多蟹蛤,故名”。
即今河南宁陵县西南三十里张弓镇。清光绪《归德府志》卷首《宁陵县境图》:西南有张弓集。
在今海南省陵水黎族自治县西北。 《方舆纪要》 卷105陵水县: 络营 “在县西北。 向设官兵, 防桃油、 信脉、 山涧、 打、 胡缠、 凡遐等村黎”。
北宋置,属邕州左江道。治所在今广西大新县西北下雷镇。明初改为下雷峒。万历十八年(1590)复为下雷州,属南宁府。清雍正十年(1732)改属镇安府。光绪十二年(1886)属归顺直隶州。民国初属广西镇南道
①在今四川峨边彝族自治县西南大堡镇南。《方舆纪要》卷72峨眉县“土地关”条下:“由栖鸡五里至冷溪。”清设冷溪(碛)汛。《清一统志·四川统部》:峨边营经制外委一员驻“冷碛”。民国《峨边县志》卷2:冷碛关
即赛音诺颜部左翼中旗。旗府驻地在今蒙古国布尔根省巴颜阿格特一带。
①战国秦孝公置,治所在今陕西眉县东四十里渭水南岸。秦属内史。西汉属右扶风。东汉永平八年 (65) 移治故斄城 (今陕西咸阳市西南杨林区永安村)。晋属始平郡。北魏太平真君七年 (446) 废。北周建德三
在今广东番禺市 (市桥镇) 北。《寰宇记》卷157广州南海县: “荔枝洲,上有荔枝,冬夏不凋。” 《舆地纪胜》 卷89广州: 荔枝洲 “在南海东四十五里,周回五十里。(南汉) 刘氏创昌华苑于上”。
①在今甘肃敦煌市西南。《元和志》卷40寿昌县:龙勒水“在县南一百八十里龙勒山上。李陵发兵至遮虏障东浚稽山南龙勒水上,徘徊观虏,所见即此水”。《清一统志·安西州》:“按李陵所至龙勒水在居延北塞外,此非其
明嘉靖六年(1527)置,属灵州守御千户所。在今宁夏吴忠市西南马家湖乡中营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