托莫公旗
和硕特南右翼后旗的俗称。在今青海海晏县西北。
和硕特南右翼后旗的俗称。在今青海海晏县西北。
西汉置,属郁林郡。治所在今广西龙州县北。东汉废。古县名。西汉置,治今广西壮族自治区龙州县北境。属郁林郡。东汉废。
即今西藏北部怒江上游。清 《乾隆内府舆图》 作哈拉乌苏必拉。哈喇乌苏系蒙古语,“哈喇” 意为黑,“乌苏” 意为河。藏语称那曲,汉语意为黑河或黑水。源于今安多县喀隆湖东北,流经安多、那曲县入比如县,为怒
北周改射江县置,属昌城郡。治所在今四川射洪县西北金华镇。《元和志》 卷33射洪县: “县有梓潼水,与涪江合流,急如箭,奔射涪江口,蜀人谓水口曰洪。因名射洪。” 隋属新城郡。唐武德初属梓州。天宝初属梓潼
在今湖北武汉市武昌区西南。《方舆纪要》卷76江夏县: 金沙州 “在城西南江滨。旧持此以障大江之冲啮。今洲移江溢”。
在今台湾省澎湖县东,龙门港西南约五里。清蒋毓英 《台湾府志》 卷3: 香炉屿 “屿有三层,形如香炉,故俗为香炉屿”。
在今甘肃灵台县西北十里张鳌坡村。皇甫谧 (215—282),幼名静,字士安,晚年自号玄晏先生,安定朝那 (今宁夏彭阳县西)。晋代针灸学家、文学家、史学家。封土高3米。当地称 “皇甫谧古冢”。墓前立 “
在今河南固始县东。《方舆纪要》 卷50固城县 “春河” 条: “泉河在县东四十里。县境之石梁堰、沿城涧诸水悉汇入焉,亦东北注于淮。”
亦作杨港镇。即今江苏宜兴市西北杨巷镇。清乾隆三十三年(1768)县丞曾移驻于此。在江苏省宜兴市西北部、北溪河两岸。面积39平方千米。人口2.5万。镇人民政府驻杨巷,人口 5600。原名杨港,因姓得名。
隋大业元年 (605) 改敷城县置,属鄜城郡。治所在今陕西洛川县东南鄜城村。后属上郡。唐属坊州。唐末为翟州治。五代梁开平三年 (909) 改名昭化县,为禧州治。后唐同光元年 (923) 复名鄜城县,属
故地在今印度西南沿岸奎隆一带。即《岭外代答》和《诸蕃志》记述之故临国。明费信《星槎胜览》有“大㖵喃国”、“小㖵喃国”,其释文尽本元汪大渊《岛夷志略》“小啰南”条。《明史·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