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缅宣慰司
元至正十五年(1355)置,属云南行省。治所在勐卯(今云南瑞丽市西郊)。领原麓川、平缅、镇西、茫施、南甸、柔远、镇康、孟定、木连诸路及威远州、远干州、者乐甸等金齿地,辖境约当今云南德宏傣族景颇族自治州永德、耿马、孟连、景谷、镇沅等县及缅甸北部地。明洪武十七年(1384)改麓川平缅宣慰司。
元至正十五年(1355)置,属云南行省。治所在勐卯(今云南瑞丽市西郊)。领原麓川、平缅、镇西、茫施、南甸、柔远、镇康、孟定、木连诸路及威远州、远干州、者乐甸等金齿地,辖境约当今云南德宏傣族景颇族自治州永德、耿马、孟连、景谷、镇沅等县及缅甸北部地。明洪武十七年(1384)改麓川平缅宣慰司。
即今浙江桐乡市西北二十六里乌镇。《资治通鉴》:唐乾宁二年(895),“钱鏐遣武勇都指挥使顾全武救嘉兴,破乌墩、光福二寨”。即此。在今浙江省桐乡市西北乌镇。《资治通鉴》:唐乾宁二年(895年)杨行密将田
①在今广西来宾县南五山。《明史·地理志》: 贵县有向武军民千户所,“万历二十三年又迁县西北谢村镇”。即此。②清置,属洋县。即今陕西洋县西二十五里谢村镇。在陕西省洋县西南部。面积13平方千米。人口1.7
①北魏太和中置,属大宁郡。治所即今河北张家口市。后废。②北周保定元年(561)置,属南汾州。治所在今山西吉县东北县底村。隋开皇初属汾州,二十年(600)移治今大宁县。大业二年(606)废。唐武德二年(
春秋齐国边邑。在今山东禹城市西。《左传》:定公九年 (前501),“齐侯致禚、媚、杏于卫”。杜注: “三邑皆齐西界。”古邑名。春秋齐边邑。在今山东省禹城市西。《左传》定公九年(前501年):“齐侯致禚
在今江西遂川县南二十里。五代时为南唐龙泉县治。北宋明道三年(1034)龙泉县徙治今遂川县,此地仍为什善镇。后废。
春秋时齐地。在今山东邹平县南夫村。《左传》:昭公十年(前532), 陈桓子召子周“与之夫于”。杜注:“济南於陵县西北有于亭。”古邑名。春秋齐邑。在今山东省邹平县东南。《左传》昭公十年(前532年):“
1913年改昌都府置,属四川省。治所即今西藏昌都县。后属西康省。西藏地方政府设昌都宗。在西藏自治区东部、横断山区,北接青海省。属昌都地区。面积1.1万平方千米。人口8.9万。辖3镇、12乡。县人民政府
西汉置, 属江夏郡。 治所在今河南罗山县西南狮河北岸。 东汉建武初封邓邯为侯, 即此。 晋属义阳国。南朝宋属义阳郡。南齐属北义阳郡。北魏正始元年 (504) 名7
北宋置,属安化县。即今甘肃庆阳县西北五十里阜城村。元丰四年 (1081) 废。
即今广西西林县西古障镇。清光绪《广西舆地全图》西隆州图:西南有古障汛,有把总、外委驻防。在今广西壮族自治区西林县西,属右江镇隆林营管辖。清时设兵防守于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