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成语>历史百科>地名来历>平原州

平原州

唐开成四年(839)析都金州之平原馆置,属安南都护府。治所即今越南高平省广渊县。唐末改为广源州。


猜你喜欢

  • 阻卜扎刺部

    辽北境部族,属西北路招讨司。即蒙古诸部中之札剌亦儿部。据《史集·部族志》 记载,游牧于斡难河(今蒙古国鄂嫩河)、怯鲁连河(今克鲁伦河)地区。《史集·成吉思汗纪》:扎剌亦儿部在怯鲁连河,契丹发兵讨之,破

  • 杨林县

    元至元十二年(1275)改羊林千户为杨林县,属嵩明州。治所在杨林城(今云南嵩明县南二十六里杨林镇)。《元史·地理志》:“城东门内有石如羊形,故又作羊。唐有羊林部落,即此地。”《方舆纪要》卷114嵩明州

  • 娄子镇

    即今河北枣强县西南娄子乡。明嘉靖 《冀州志》 卷1: 枣强县有娄子社。民国 《枣强县志》卷1: 娄子镇在 “城南三十五里。区公所分驻所在焉”。

  • 大宝山

    ①在今辽宁铁岭县东南五十三里,西距小宝山三里。《辽史·地理志》 贵德州:“有陀河、大宝山。”②在今四川彭州市西北大宝镇境。民国楼云林《四川》:“铜矿以彭县为最著,矿区在距城西北约六十里之大宝山。现有开

  • 中原省

    1945年春, 日伪在新沦陷区置,驻郑县(今河南郑州市)。同年8月日本投降后废。

  • 东安陵县

    西晋置,属渤海郡。治所在今河北吴桥县(桑园镇)北十五里南运河东岸安陵村。北魏改名安陵县。古县名。西晋置,治今河北省吴桥县东北。北魏改名安陵县。

  • 陵井

    亦名仙井。相传东汉末张道陵所开。在今四川仁寿县南。《元和志》 卷33陵州: “陵井者,本沛国张道陵所开,故以陵为号。晋太元中,刺史毛璩乃于东西两山筑城,置主将防卫之。后废陵井,更开狼毒井,今之煮井是也

  • 上商里

    在今河南偃师市西北(汉魏故城东北)。北魏时又名闻义里。北魏杨街之《洛阳伽蓝记》卷5:“洛阳城东北有上商里,殷之顽民所居处也。高祖名闻义里。迁京之始,朝士住其中,迭相讥刺,竟皆去之。唯有造瓦者止其内,京

  • 香岩阁山

    在今河北曲阳县北六十里。《方舆纪要》 卷14曲阳县: 香岩阁山 “绝壁千寻,奇峰万状”。

  • 东陇汛

    在今广东澄海市北三十里。清设把总驻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