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成语>历史百科>地名来历>崔黄口

崔黄口

即今天津市武清县东北四十一里崔黄口镇。道通宝坻县。清康熙年间设汛守备于此,后又设把总驻此。


猜你喜欢

  • 吉兰丹

    古国名。故地在今马来西亚马来半岛东北部吉兰丹一带。南宋赵汝适《诸蕃志》 “三佛齐”条有吉兰丹,为三佛齐属国。元汪大渊《岛夷志略》有专条记述。《元史·外国列传》 作吉兰亦䚟。《明史·外国列

  • 天印山

    即方山。在今江苏江宁县东南。宋《景定建康志》卷17“方山”条引《丹阳记》载:“形如方印,故曰方山,亦名天印山。”见“方山(2)”。

  • 长沟镇

    ①即今北京市房山区西南三十二里长沟镇。清光绪《顺天府志》卷29房山县:“西南三十五里长沟镇,管村十三。”②民国置,即今山东济宁市西北三十二里长沟镇。元、明以来为漕运要冲。(1)在北京市房山区南部,邻接

  • 凤羽郡

    宋大理置,属首府大理地区。治所在今云南洱源县南二十六里凤羽。元改凤羽县。大理国置,治今云南省洱源县南凤羽镇。元降为县。

  • 乌墩镇

    一名乌镇。北宋置,属乌程县。即今浙江桐乡市西北二十六里乌镇。《方舆纪要》卷91:“唐元和初,镇海节度使李錡反,有将军乌姓者,力抗于此而死,镇因以名。”

  • 柘东城

    即拓东城。南诏筑,在今云南昆明市。柘,又作拓。在今云南省昆明市。南诏赞普钟十四年(765年),南诏王阁罗凤子凤伽异所筑。为南诏东境重镇,置有柘东节度。830年劝丰祐改名善阐。

  • 白兆山

    在今湖北安陆市西。《周书·于翼传》:建德二年(573),“时属大旱,涢水绝流。旧俗,每逢亢阳,祷白兆山祈雨”。《寰宇记》卷132安陆县:白兆山在“县西三十里”。《明一统志》卷61德安府:白兆山“上有桃

  • 都云 (雲) 军民府

    元置,属管番民总管。治所在都云县 (今贵州都匀市西南十七里)。明洪武十六年(1383) 改置都云安抚司。

  • 祺州

    ①北宋政和四年 (1114) 改羁縻保州置,治所在春祺县 (今四川理县北孟屯河中下游)。辖境相当今四川理县北部地。宣和三年 (1121)废。②辽太祖改檀州置,属辽州。治所在庆云县 (今辽宁康平县东南小

  • 春秋时鲁邑。有二: (1) 在今山东郓城县东十六里。亦称西郓。《春秋》: 成公四年 (前 587),“冬,城郓”。《左传》: 成公十六年 (前575),“九月,晋人执季文子于苕丘。公还,待于郓”。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