峰峰村
即今河北邯郸市西南峰峰镇。盛产煤。因村西鼓山上有两座最高峰,而得名双峰,后演变为峰峰。清同治 《畿辅通志》 卷51磁州图: 西北有峰峰村。
即今河北邯郸市西南峰峰镇。盛产煤。因村西鼓山上有两座最高峰,而得名双峰,后演变为峰峰。清同治 《畿辅通志》 卷51磁州图: 西北有峰峰村。
俗称布哈公。清雍正三年 (1725)置,属和硕特部。在今青海天峻县东南。后迁今天峻县西北。《清史稿·地理志》 北前旗: “牧地在青海西岸。东至科依特陀罗海,南至柴吉希巴立台,西至车吉,北至哈达图。”
南朝梁普通三年(522)改北部都尉置,为绳州治。治所在广阳县(今四川茂县)。北周辖境相当今四川茂县、北川二县地。隋开皇三年(583)废。南朝梁普通三年(522年)置,治广阳县(今四川茂县西北)。属绳州
①唐德宗李适的陵墓。在今陕西泾阳县北安吴村附近。《新唐书·地理志》 云阳县: “崇陵在北十五里嵯峨山。”②清德宗光绪之陵。在今河北易县西五十里永宁山下。在陕西省泾阳县云阳镇北之嵯峨山。是唐德宗李适的陵
西汉置,属天水郡。治所在今甘肃静宁县西南,南河西岸。东汉属汉阳郡。晋仍属天水郡。北魏废。北周复置,属略阳郡。隋属天水郡。唐初属秦州,开元二十二年(734)移治敬亲川(今甘肃秦安县西北三十里)。北宋时又
即今四川夹江县西雅川溪。《方舆纪要》卷72夹江县:至川溪“在县西三十五里。源出峨眉山麓,流入县界,合青衣水而注大江”。
①北魏太平真君七年(446)置,属澄城郡。治所在今陕西澄城县西北三十里三门村。北周废。②1940年置,属浙江省。治所在今浙江三门县东南四十二里六敖镇。以三门湾得名。同年冬徙今三门县治。(1)古县名。北
战国秦厉共公二十一年 (前456) 置,秦属内史。治所在今陕西富平县东北美原镇西南古城村。《水经·沮水注》: 频阳县 “城北有频山……县在山南,故曰频阳也。应劭曰: 县在频水之阳”。西汉属左冯翊。地居
北宋置,属赣县。即今江西赣州市东水东乡七里镇。
在今陕西彬县西南二十里水国镇西。为十六国时期前秦国王苻坚的陵墓。墓碑上书 “前秦国王苻坚之墓”,为清乾隆年间陕西巡抚毕沅立。
即今中亚锡尔河上游纳林河 (在吉尔吉斯斯坦和乌兹别克斯坦境)。《新唐书·西域传》:石国 “西南有药杀水,入中国谓之真珠河,亦曰质河”。古水名。又称质河。即今吉尔吉斯斯坦锡尔河上流纳伦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