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成语>历史百科>地名来历>岷州

岷州

西魏大统十年 (544) 置,治所在同和郡(治今甘肃岷县)。《元和志》 卷39: “南有岷山,因以为称。” 辖境相当今甘肃岷县地。隋大业初废,义宁二年 (618) 复置。唐天宝元年 (742) 改名和政郡,乾元元年 (758) 复为岷州。上元二年 (675) 没入吐蕃。北宋熙宁六年 (1073) 复置,辖境相当今甘肃西和、礼县、宕昌、岷县和甘南藏族自治州东南部地区。金改为祐州。后废。南宋绍兴九年 (1139) 另于长道县白石镇 (今西和县西南) 置岷州,十二年(1142) 改名西和州。元于故治复置岷州,初属巩昌路,至元八年 (1271) 割属脱思麻路。明洪武四年(1371) 置岷州千户所,十一年 (1378) 改为岷州卫。清雍正八年 (1730) 复为岷州,属巩昌府。1913年降为岷县。


西魏大统四年(538年)于宕昌羌地置南洮州,后改为岷州,治溢乐县(今岷县)。因南有岷山得名。辖境约相当今甘肃省岷县一带。隋大业三年(607年)废。义宁二年(618年)复置。唐肃宗上元二年(761年)后地入吐蕃。北宋熙宁六年(1073年)复置,治今岷县。属秦凤路。辖境约相当今甘肃省西和、宕昌、礼县、岷县等县地。金改为祐州。后废。南宋绍兴九年(1139年)另于长道县白石镇(今西和县西南)置岷州。十二年改为西和州。蒙古于原祐川县地置岷州,治今岷县。初属巩昌都总帅府,后属宣政院辖地脱思麻路宣慰司。明初改置岷州千户所、岷州卫。嘉靖二十四年(1545年)复置岷州,流官寄治他所。四十年废州为卫。清雍正八年(1730年)复置州。属巩昌府。辖境仅有今岷县一带。1913年降为岷县。


猜你喜欢

  • 泸川驿

    在今四川泸州市东。《方舆纪要》 卷72泸州: 泸川水驿 “在州治东”。

  • 台西村

    在今河北藁城县西。该地发现大型商代遗址。

  • 绥东设治局

    1917年置,属黑龙江省黑河道。治所即今黑龙江省绥滨县东北绥东镇。1926年迁敖来密屯 (今绥滨镇)。1929年改为绥滨县。1917年由绥东佐治局改置,治敖来密屯(今黑龙江绥滨县绥滨镇)。1929年升

  • 乌弋山离

    汉西域国名。在今阿富汗西部之赫拉特。《汉书·西域传》:乌弋“俗重妄杀。其钱独文为人头,幕为骑马。以金银饰杖,绝远,汉使希至”。公元1世纪时被贵霜国王吞并。

  • 句吴

    即吴国。《史记·吴太伯世家》:“太伯之奔荆蛮, 自号句吴。”“句”为吴语发声字。

  • 凌山

    即拔达岭。今新疆乌什县西北别迭里山口。唐时通往西域的重要山隘。唐玄奘 《大唐西域记》 卷1: 跋禄迦国 “西北行三百余里,度石碛,至凌山。此则葱岭北原,水多东流矣。山谷积雪,春夏合冻,虽时消泮,寻复结

  • 兆征县

    1933年8月福建革命根据地由长汀县析置,治所在长汀县(今福建长汀县)。为纪念苏兆征烈士而命名。1934年10月废。旧县名。中央苏区福建省设。1929年由长汀县析置。治长汀县城。以纪念苏兆征烈士命名。

  • 皋狼

    战国时赵邑,在今山西方山县南三十五里南村。《战国策·赵策一》: 知伯 “使人之赵,请蔡皋狼之地”。《史记·赵世家》: “孟增幸于周成王,是为宅皋狼。” 皆此。西汉置皋狼县。古邑名。战国赵邑。治今山西省

  • 九鼎钟山

    在今云南姚安县东北五十里。《清一统志·楚雄府》:九鼎钟山“一名华山。峰峦有九,形如悬钟。春时花木茂盛,游人不绝”。

  • 平圃镇

    即今广东曲江县东北周田镇西南平圃村。《方舆纪要》卷102韶州府曲江县:平圃镇在“府北九十里。有巡司……洪武十六年设”。古镇名。在今广东省韶关市曲江区北。明洪武十六年(1383年)设巡检司于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