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成语>历史百科>地名来历>岚城县

岚城县

隋大业八年(612)置,属楼烦郡。治所在今山西岚县北二十五里岚城镇。唐武德四年(621)改为宜芳县。


古县名。隋大业八年(612年)置,治今山西省岚县北岚城。属楼烦郡。唐武德四年(621年)改为宜芳县。


猜你喜欢

  • 侯景浦

    即三湘浦。在今湖南岳阳市东北城陵矶。《元和志》 卷27岳州巴陵县: “侯景浦,在县东北十二里。本名三湘浦。”

  • 蓝溪部

    大理国置,治所在罗眉川 (今云南兰坪白族普米族自治县东南金顶镇)。元至元十二年 (1275)改置兰州。

  • 大铜山

    在今江苏仪征市西北铜山乡。《寰宇记》卷123扬州江都县:“大铜山在县西七十二里。即《汉书》称吴王濞即山铸钱,此其处也。”古山名。在今江苏省仪征市西北、长江北岸。明隆庆《仪征县志》载:“大铜山在县西北二

  • 压衙洲

    在今福建武夷山市东南。《方舆纪要》卷97崇安县:压衙洲“在县治东南。东、西二溪合流经此,岐而为二,至洲尾复合一,绕县治而东去”。

  • 万铜山

    在今湖北谷城县东南。《清一统志·襄阳府一》:万铜山“在谷城县东南九十里。俗传唐时山有广德寺,尝铸万斤铜钟于此”。古山名。在今湖北省谷城县东南。唐时山上有广德寺,铸万斤铜钟于此,故名。

  • 普舍县

    元至元十三年 (1276) 置,属新兴州。治所在普札龙城 (今云南玉溪市北十六里北城镇)。《元史· 地理志》: “普舍孙苴内附, 立本部为千户,十三年改千户普舍县。” 明洪武十五年 (

  • 益州郡

    西汉元封二年 (前109) 武帝开滇置,治所在滇池县 (今云南晋宁县东北三十二里晋城镇)。辖境约当今云南怒江以东,洱海以西及姚安、元谋、东川以南,曲靖、宜良、华宁、蒙以西,哀牢山以北地。东汉时,西部划

  • 炉山县

    1914年改清平县置,属贵州黔中道。治所即今贵州凯里市西北炉山镇。1920年直属贵州省。1952年改置炉山苗族自治区,1955年改为炉山自治县,迁治凯里镇 (今凯里市)。1956年改为炉山县。1958

  • 百堽堰

    又曰柏岗埭。在今江苏句容县西南三十五里。《宋书·元凶传》:太初元年(453),“劭遣人焚烧西装及左尚方,决破柏岗、方山埭, 以绝东军”。《方舆纪要》卷20江宁府句容县“绛岩湖”条下:“与斗门同置,湖水

  • 鼓山

    ①即滏口。在今河北武安县南二十八里。《寰宇记》 卷56滏阳县引 《宋永初古今山川记》 云:鼓山有石鼓形二所,南北相当。俗语云,南鼓北鼓相去十五。《冀州图》 云: 邺城西有石鼓,鼓自鸣即有兵”。《魏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