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成语>历史百科>地名来历>小江镇

小江镇

亦曰小港。在今湖南常德市东。《方舆纪要》卷80龙阳县:小江镇在“县西北四十里。澧江支流为鼎水,此即鼎水入沅处”。明置小江口巡司。


(1)在江西省信丰县南部。面积232平方千米。人口3.3万。镇人民政府驻小江圩,人口460。明代建村,因村东有小溪得名。1950年为小江区,1958年设公社,1984年改乡,1988年改设镇。产稻、花生、甘薯等。有煤矿及水泥、农机、石灰等厂。京九铁路、105国道经此。(2)在广东省阳山县北部偏西、连江上游。面积140平方千米。人口2.7万。镇人民政府驻小江,人口1500。1949年属阳山县二区,1952年改属三区。1958年设小江公社,1959年并入阳山公社,属连阳各族自治县。1960年分设小江公社,改属阳山县。1984年设区,1986年设镇。为石灰岩低山丘陵地和连江河谷平原。主产稻,富产油茶、沙田柚、李、蜜柑。建有黄燕滩电站。有采煤、滑石矿等厂(场)。107国道经此,连江可通航。(3)曾名岭岗铺。在广西壮族自治区浦北县中部偏东、南流江支流小江西岸。县人民政府驻地。面积3平方千米。人口2.8万。镇人民政府驻光明路。1950年属合浦县,1952年设镇,治今址,属浦北县。1956年属合浦县,1958年称小江公社。1965年复属浦北县,1980年置镇。有爆竹、造纸、瓷器、制药、编织、服装、酿酒、机械、木器等厂。公路通合浦、灵山、南宁、玉林等地。


猜你喜欢

  • 青石祠

    在今四川潼南县西北。《旧唐书·地理志》 遂州青石县: “隋改始兴县为青石,以县界有青石祠也。”

  • 郎娇社

    又作浪社、 琅峤社。 即今台湾省屏东县南恒春镇。原为高山族郎娇社。清康熙间高拱乾 《台湾府志》 卷2: 郎娇社 “离府治四百九十五里”。

  • 安化郡

    唐天宝元年(742)改庆州置,治所在安化县(今甘肃庆阳县)。辖境相当今甘肃西峰、庆阳、环县、合水、华池等市县及陕西志丹县西部。至德元年(756)改名顺化郡。唐天宝元年(742年)改庆州置,治安化县(今

  • 阿拉尔查渡

    在今青海东南境黄河上。《清一统志·青海厄鲁特》:阿拉尔查渡“在黄河西流折西北之处。……用牛革裹木为船, 以二马牵之而渡。《元史》云,纠木干象舟,傅毛革以济,仅容两人是也”。

  • 述昆县

    北宋于述昆州置,属宜州。治所在今广西宜州市西南龙头乡。熙宁八年 (1075) 废为镇。

  • 昆吾县

    隋开皇十六年 (596) 析濮阳县置,属滑州。治所在今河南濮阳县东二十五里。大业初废。唐武德四年 (621) 复置,属濮州。八年 (625) 废入濮阳县。旧县名。冀鲁豫抗日根据地设。1941年由河南省

  • 东扬州

    ①南朝宋孝建元年(454)分扬州置,治所在会稽郡(今浙江绍兴市)。辖境相当今浙江钱塘江干流以南全部和安徽黄山市。永光元年(465)废。梁普通五年(524)复置,太平元年(556)又废。陈天嘉三年(56

  • 白村墟

    即今广东高州市东南泗水镇。清光绪《茂名县志》卷2:县治“东之南三十里白村墟。《旧志》:四水”。

  • 武周山

    一名武州山。在今山西大同市西。《隋书·地理志》: 马邑郡云内县有武周山。《寰宇记》卷51鄯阳县引 《冀州图经》: “武周山在郡西北,东西数百里,南北五十里,山之南面千仞壁立。” 著名的云冈石窟即在此。

  • 官庄驿

    明初置,属广州府清远县。在今广东清远市东高桥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