富阳
即富场。在今香港九龙东部。一说在今广东深圳市西。元 《宋季三朝政要》 卷6: 南宋景炎元年(1276),“景炎帝 (按: 即宋端宗赵昰) 趋于富阳”。阳为场之讹。
即富场。在今香港九龙东部。一说在今广东深圳市西。元 《宋季三朝政要》 卷6: 南宋景炎元年(1276),“景炎帝 (按: 即宋端宗赵昰) 趋于富阳”。阳为场之讹。
清嘉庆十二年 (1807) 改嘉应州置,治所在程乡县 (今广东梅州市)。辖境相当今广东梅州、兴宁、五华、平远、蕉岭等市县地。十七年 (1812)复改为嘉应州。清嘉庆十一年(1806年)升嘉应州置,治程
在今陕西洋县北三十里。即骆谷南口。终南山之谷。《新唐书·地理志》 兴道县: “有骆谷路,南口曰傥谷,北口曰骆谷。”即傥骆道的南口。在今陕西省洋县北。因经傥水河谷而名。
①一作琅心山。即今内蒙古额济纳旗南柯柯乌拉山。清乾隆 《肃州新志》 第2册: 狼心山“在州东北七百里”。清张穆 《蒙古游牧记》 卷16额济纳旧土尔扈特部: “旗东北有狼心山,在金塔寺堡北六百里,南去镇
在今山西沁源县东北。《清一统志 · 沁州》: 官车镇 “在沁源县东北四十里。有堡”。
即今江西万安县南棉津乡。清同治 《江西全省舆图》 卷7: 吉安府万安县南有棉津汛。
在今广东罗定县西。明万历五年 (1577) 设中路守备驻此。在今广东省罗定市西。明万历五年(1577年)设中路守备驻此。
①春秋虢邑,后属晋。在今河南灵宝市北二十二里稠桑村西一里。《左传》: 僖公二年 (前658),“虢公败戎于桑田”。即此。②即今广东潮阳市西北三十里桑田。明正统十三年 (1448) 置巡司于此。古邑名。
明洪武二十六年(1393)改苏州卫置,属四川行都司。治所在宁番城(今四川冕宁县)。明曹学佺《蜀中广记》卷34宁番卫:“环而居者皆西番种,故曰宁番。”清雍正六年(1728)改为冕宁县。明洪武二十七年(1
元元贞元年(1295)升太和县置,属吉安路。治所即今江西泰和县。明洪武初复降为县,改名泰和县。元元贞元年(1295年)升太和县置,治今江西省泰和县。属吉安路。辖今江西省泰和县地。明初降为县,并改名泰和
西汉置,属右北平郡。治所在今河北东北部。东汉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