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成语>历史百科>地名来历>宣德州

宣德州

金大定八年 (1168) 改宣化州置,治所在文德县 (后改名宣德县,在今河北宣化县)。辖境相当今河北张家口市、宣化、万全、尚义、张北、崇礼、沽源县及内蒙古察哈尔右翼前旗、镶黄旗、兴和、商都、化德县等地。元初改为宣宁府。


金大定八年(1168年)改宣化州置,治文德县(后改名宣德县,即今河北宣化县),辖境相当今河北省沽源、崇礼、张家口、宣化、万全、张北、尚义,内蒙古自治区兴和、察哈尔右翼前旗、商都、化德及镶黄旗等地。元初升为宣宁府。


猜你喜欢

  • 卑沙城

    即卑奢城。在今辽宁大连市东北大黑山古城。《资治通鉴》: 唐贞观十九年 (645),“张亮帅舟师东莱渡海,袭卑沙城。其城四面悬绝,惟西门可上。程名振引兵夜至,副总管王文度先登,五月,己巳,拔之”。又作卑

  • 杨家桥

    在今江苏吴江市平望镇北。《方舆纪要》卷24吴江县:平望镇,“《志》云,镇北有杨家桥。明初,常遇春败张士诚兵于此。嘉靖三十四年,官兵亦败倭于此”。

  • 武将山

    亦名五将山、冯山。在今陕西礼泉县北三十里。宋敏求 《长安志》 卷16醴泉县: “武将山在县西北五十里。” 唐宝应元年 (762) 肃宗葬于此,名建陵。

  • 班鸠崖

    在今湖北恩施市东。《方舆纪要》卷82施州卫: 班鸠崖 “在卫东百八十里。崖长五十里。望之若城郭”。

  • 港口镇

    ①即今江苏姜堰市西北四十八里港口镇。《方舆纪要》 卷23泰州 “樊汊镇” 条下: “州北十八里为港口镇,皆滨运河。”②即今江苏高淳县南保胜乡。清光绪 《江苏全省舆图》 高淳县图: 南有港口。民国 《江

  • 安郭亭

    在今河北安国市东南。《水经·滱水注》:滱水“又东南径任丘城南,又东南径安郭亭南。汉武帝元朔五年,封中山靖王子刘传富为侯国”。即此。

  • 龙脑桥

    在今四川泸县西北六十二里大田乡九曲河上。明洪武年间建。因桥东原有龙脑寺,桥以寺名。为石墩石梁平桥,桥长54米,宽1.9米,高4.5米。桥面由三十块长360厘米、宽95厘米的石板铺成。有桥墩十四座, 由

  • 赤松溪

    东阳江支流。在今浙江金华县东北。源出大盘山南麓, 南入东阳江。清康熙《金华府志》卷3:赤松溪“发源盘泉山顶东玉壶,南流至卧羊山,又有赤松涧至此合, 东流十余里,入东港”。

  • 定边县

    ①北宋政和六年 (1116) 置,为定边军治。治所在今陕西吴旗县西铁边城镇附近。金皇统六年 (1146) 降为定边寨。②元至元二十二年 (1285) 置,属镇南州。治所即今云南南涧彝族自治县。后废。明

  • 资阳县

    北周武成二年 (560) 于资中县故城置,为资州资阳郡治。治所即今四川资阳市。《元和志》卷31资阳县: “因资水为名。” 隋开皇三年 (583) 为资州治。大业初属资阳郡。唐属资州。元省入简州。明洪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