宜堰
在今浙江湖州市北。《方舆纪要》 卷91湖州府: 宜堰 “明初克宜兴,遣杨国兴出太湖,破张士诚于旧馆,又平宜堰口三十六寨”。即此。
在今浙江湖州市北。《方舆纪要》 卷91湖州府: 宜堰 “明初克宜兴,遣杨国兴出太湖,破张士诚于旧馆,又平宜堰口三十六寨”。即此。
在今山东沂水县东。《水经·沂水注》:“小沂水出黄孤山西南流,径其城(故东莞城)北,西南注于沂。”
①西汉元封元年(前110)于建章宫北开凿。在今陕西西安市西北,汉长安城内。《史记·封禅书》:建章宫“北治大池,渐台高二十余丈,命曰太液池,中有蓬莱、方丈、瀛洲、壶梁,象海中神山龟鱼之属”。《汉书·昭帝
①在今江苏吴县东南四十八里。《方舆纪要》 卷24苏州府长洲县: 章练塘,“ 《志》 云: 陈湖之东为阖闾浦,为章练塘,又并即角直浦,其相近者曰金泾渰,渰南为麋渎,北为龙溇,与诸湖渎互相灌注,以达于吴淞
明置,在今湖北蒲圻市西。《方舆纪要》卷76蒲圻县: 港口水驿 “在县西六十里”。《清一统志·武昌府二》: 港口巡司 “在蒲圻县西六十里。旧系马驿,本朝乾隆二十七年改设巡司”。
又作蒲圻口、蒲矶口、陆溪口。即今湖北嘉鱼县西南四十八里陆溪镇。东汉末及三国时为军事要地。《三国志·吴书·吴主传》:东汉建安十九年(214),孙权与刘备争荆州,“权住陆口,为诸军节度”。即此。清末移石头
在今海南省临高县东十里。《方舆纪要》卷105临高县: 美龙滩“水自石巅泻下,高数寻,形如曳练。下有潭,深不测。滩上黑石平铺,可容百余人”。
金源部落之遗。分布在今吉林东南部长白山地区。主要有讷殷、鸭绿二部。明季为满洲所并。《清史稿·太祖本纪》:癸巳(1593)九月,叶赫“乃纠约扈伦三部乌拉、哈达、辉发,蒙古三部科尔沁、锡伯、卦尔察,长白二
今蒙古国西南之翁金河。源出前杭爱省阿尔拜雷西北,东南流至中戈壁省赛尔阿博东南入沙漠。《汉书·匈奴传》: 征和二年 (前91),御史大夫商丘将三万余人出西河攻匈奴,“至追邪径无所见,还。……至蒲奴水,虏
东晋置,属郁林郡。治所在今广西上林县。一说在今忻城县西南红水河南岸。隋废。古县名。东晋置,治今广西壮族自治区上林县北、忻城县西南。属郁林郡。隋废。
即今河南林州市北任村镇。民国《林县志》卷1《乡镇》:“任村,距城五十里。”有“市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