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成语>历史百科>地名来历>安定郡

安定郡

①西汉元鼎三年(前114)置,治所在高平县(今宁夏固原县)。辖境相当今甘肃景泰、靖远、会宁、平凉、泾川、镇原及宁夏中宁、中卫、同心、固原、彭阳等县地。东汉属凉州,移治临泾县(今甘肃镇原县东南)。东晋又徙治安定县(今甘肃泾川县北)。隋开皇三年(583)废。大业三年(607)改泾州复置安定郡,唐初复为泾州。天宝元年(742)又改泾州为安定郡,至德元年(756)又改为保定郡。

②南齐置,属宁蛮府。治所在新化县(今湖北南漳县西北)。后废。


西汉元鼎三年(前114年)分北地郡置,治高平县(今宁夏固原市)。辖境约当今甘肃省景泰、靖远、会宁、平凉、泾川、镇原及宁夏回族自治区中卫、中宁、同心、西吉、固原等县市地。东汉移治临泾县(今甘肃镇原县东南)。属凉州。辖境缩小。后因羌族动乱,永初五年(111年)一度寄治美阳县(今陕西武功县西北),永和六年(141年)又寄治右扶风(郡治今陕西兴平市东南),三国魏、西晋仍治临泾县。属雍州。北魏移治安定县(今甘肃泾川县北)。为泾州治。隋开皇初废。大业及唐天宝年间又改泾州为安定郡。


猜你喜欢

  • 长洲县

    唐武则天万岁通天元年(696)分吴县置,与吴县并为苏州治。治所即今江苏苏州市。《元和志》卷25:长洲县“取长洲苑为名”。宋为平江府治。元为平江路治。明为苏州府治。1912年并入吴县。古旧县名。武周万岁

  • 乌雷岭

    在今广西钦州市东南一百六十里。《清一统志·廉州府》:乌雷岭“在钦州东南。一名乌雷门。突起海滨,其地险要,设兵防守。《州志》:脉自那墓山,蜿蜒顿为十二岭,亘出大海伏波庙前,廉州水路经此”。古山名。又称乌

  • 大陵山

    在今山东单县西南五里。《方舆纪要》卷32单县:大陵山“地高耸,水不能啮。俗谓之土山。山下有长堤,以捍黄河”。

  • 张公脑营

    在今广东新兴县西南。《方舆纪要》卷101肇庆府新兴县:张公脑营在“县西南五十里。嘉靖三十年置”。

  • 楼德镇

    又作娄德镇。即今山东新泰市西楼德镇。民国时有县佐驻此。在山东省新泰市西部。面积91.7平方千米。人口7.3万。镇人民政府驻楼德,人口1万。春秋建村。《左传》称菟裘,《水经注》因之。清同治元年(1862

  • 猫儿关

    ①在今湖北南漳县西。《方舆纪要》 卷79南漳县: 猫儿关在 “县西四十里”。②即今湖北神农架林区东南龙口河畔猫儿观。《方舆纪要》 卷78兴山县: 猫儿关 “在县北百里。山路险峻,可达郧、襄”。

  • 陆区桥镇

    又名六墟桥镇。即今江苏无锡市西陆区镇。明弘治《无锡县志》卷1:“陆墟市在县西四十七里富安乡。”民国《江苏六十一县志》:无锡县西有“六区桥镇”。

  • 麻涌村

    即今广东东莞市西麻涌镇。明置巡司于此。

  • 韩王山

    在今河北涉县东五里。《方舆纪要》 卷49涉县: 韩王山,“相传韩信曾驻兵于此”。

  • 金牛山

    ①在今浙江海宁市 (硖石镇) 东南四十三里。《寰宇记》 卷93盐官县: 金牛山,“ 《舆地志》 云: 昔吴、楚之间,金牛出毗陵,奔来此山而没,因名之”。《方舆纪要》 卷90海宁县: 金牛山“高三百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