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成语>历史百科>地名来历>安固县

安固县

①西晋太康元年(280)改安阳县置,属临海郡。治所即今浙江瑞安市。《寰宇记》卷99瑞安县:“安固县因界内安固山为名。”东晋太宁元年(323)属永嘉郡。隋开皇十二年(592)省。唐武德五年(622)复置,属东嘉州。后属温州。天复三年(903)改为瑞安县。

②南朝梁大同元年(535)置,属伏虞郡。治所在今四川营山县东北三十三里安固乡群力村。《寰宇记》卷139良山县:安固县“取安静永固为名”。北周为蓬州治。隋大业初属清化郡。唐武德初复为蓬州治。天宝元年(742)改为良山县。

③唐武德三年(620)置,属宛州。治所在今河南南阳市。八年(625)废入南阳县。


古县名。(1)西晋太康元年(280年)以安阳县改名,治今浙江省瑞安市北西岙一带。因县境安固山得名。属临海郡。东晋太宁元年(323年)迁治今瑞安市。属永嘉郡。隋开皇十二年(592年)省入永嘉县。唐武德五年(622年)复置,属东嘉州,寻又改属括州。唐天复三年(903年)钱镠奏改名瑞安县。(2)南朝梁置,治今四川省营山县东北。属伏虞郡。北周为蓬州治。唐开元二十九年(741年)改为良山县。


猜你喜欢

  • 老牛河

    即古五渡水。在今河北承德县境内。《清一统志·承德府二》:老牛河“在府东。西南流径四沟、五沟、六沟,至下城板入滦河”。

  • 枞阳县

    ①西汉置,属庐江郡。治所在今安徽枞阳县。一说在县东下枞阳。《汉书·武帝纪》: 元封五年 (前106) 南巡,“自寻阳浮江,亲射蛟江中,获之。舳舻千里,薄枞阳而出,作盛唐枞阳之歌”。东汉省。西晋曾复置。

  • 鸦鸣谷

    一名鸦儿谷。在今山西寿阳县东南三十里。《资治通鉴》: 唐乾符五年 (878),“昭义兵还至代州,士卒剽掠,代州民杀之殆尽,余众自鸦鸣谷走归上党”。《方舆纪要》 卷40寿阳县: 鸦儿谷 “ 《图经》,谷

  • 塘宅堡

    在今广东恩平市东北百里。《方舆纪要》卷101肇庆府恩平县: 塘宅堡 “嘉靖十三年设。三十六年,议以堡当新会、新宁、新兴、恩平各县适中之地,四面崇山峭壁,旧为盗贼渊薮,乃增建城垣于县治西南,移广、肇、高

  • 古清镇

    在今广西柳城县东北。明置巡司于此。

  • 沈家门

    即今浙江舟山市普陀区沈家门镇。宋徐兢《宣和奉使高丽图经》:宋宣和四年(1122),徐兢随路允迪、傅墨卿出使高丽, 自明州港(今宁波市)出发,经由大浃口(今甬江口)出海,经大榭山、小榭山,“而后至沈家门

  • 桂陵

    一作桂阳。战国魏地,在今河南长垣县西南。《史记· 魏世家》: 惠王十八年 (前352),“ (秦) 拔邯郸。赵请救于齐,齐使田忌、孙膑救赵,败魏桂陵”。《史记·田敬仲完世家》 《正义》 称“在曹州乘氏

  • 亳城

    在今河南内黄县西南亳城乡。《方舆纪要》卷16内黄县 “戏阳城” 条下: “ 《志》 云,县西南二十五里又有亳城。城东有殷中宗陵。今为亳城集。”

  • 芙蓉洲

    在今江西星子县西。《方舆纪要》卷84南康府:芙蓉洲“在城西二里,与玉京山相连”。

  • 北郢州

    南朝梁置,治所在定阳县(今湖北随州市西北)。西魏改为欵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