威塞军
五代方镇名。后唐同光二年 (924) 置,治所在新州 (治今河北涿鹿县)。领新、妫、儒、武四州。天福初地入契丹,废。
五代唐同光元年(923年)置,治新州(今河北涿鹿县)。五代晋天福元年(936年)地入辽,改置为奉圣州。
五代方镇名。后唐同光二年 (924) 置,治所在新州 (治今河北涿鹿县)。领新、妫、儒、武四州。天福初地入契丹,废。
五代唐同光元年(923年)置,治新州(今河北涿鹿县)。五代晋天福元年(936年)地入辽,改置为奉圣州。
即今安徽定远县南四十四里张桥镇。清《乾隆内府舆图》:定远县南有张桥驿。
在今甘肃天水市西南。《方舆胜览》卷69天水军:“自金陷陕西天水、长道,并当边面,地势平衍,金骑四布, 纵横无碍, 步兵不能捍御。隆兴中,四川宣抚吴璘乃创地网,其制于平田间,纵横凿为渠, 每渠阔八尺,
即今湖北当阳市东北三十四里淯溪镇。清设外委驻防。在湖北省当阳市东北部。面积374平方千米。人口5.4万。镇人民政府驻淯溪河,人口7620。以河得名。历史上为安襄驿道重镇。1950年属淯溪区,1951年
本铁檠城。在今四川云阳县东北云安镇西北。明置巡司于此。清裁。
在今福建连城、上杭二县之间。《清一统志·汀州府》: 垂珠岭 “在连城县南百里,接上杭县界。宋建炎二年,文天祥自汀州移屯漳州,过此岭,回顾垂涕,居民表以此名”。
在今甘肃武威市北门外二里雷台湖。古名灵均台,台上建雷祖观,因名雷台。台为夯土台,高8.5米,南北长106米,东西宽60米。今台上有雷祖、三星两殿及东西配殿。清乾隆 《武威县志》 卷1: “灵钧台,城北
①在今四川内江市东五十里高山乡。清道光《内江县志要》卷1:观音场在“东五十里”。②在今四川德阳市东北。清同治《续修罗江县志》卷3:观音场在“县(今罗江镇)北二十里”。③即今四川三台县西之西平镇。民国《
在今河北丰润县西北。源于党峪山,南流折西南,汇入还乡河。《元史·燕铁木儿传》:致和元年(1328),“辽东平秃满迭儿以兵犯迁民镇,斩关以入,遣撒敦往拒,至蓟州东沙流河,累战败之”。
即今四川綦江县南一百二十里赶水镇。明嘉靖十一年 (1532) 移东溪巡司于此。在重庆市綦江县南部。面积198.2平方千米。人口7.9万。镇人民政府驻赶水,人口2.5万。宋名捍水,后演变为赶水。曾为南平
①东晋升平五年 (361) 置,属永平郡。治所当在今广西藤县、岑溪、昭平等县境。南朝宋元嘉年间废。南齐复置。后废。②唐天授二年 (691) 置,属循州。治所在今广东龙川县西北。五代南汉乾亨元年 (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