夷牢水
在今贵州遵义市北。《元和志》卷30播州遵义县:“夷牢水,经县北一里。”《寰宇记》卷121遵义县:“夷牢水西自带水县来,东流经县北一里,又屈曲南流,入废胡刀县界”,注胡江水(即乌江)。
在今贵州遵义市北。《元和志》卷30播州遵义县:“夷牢水,经县北一里。”《寰宇记》卷121遵义县:“夷牢水西自带水县来,东流经县北一里,又屈曲南流,入废胡刀县界”,注胡江水(即乌江)。
又作格连窝集。在今俄罗斯哈巴罗夫斯克边疆区黑龙江下游左岸格林河上游。清齐召南 《水道提纲》 卷24: “格林河源出格林窝集,在乞母泥窝集之北三百里。”
在今新疆乌什县西北,为天山支脉。清徐松 《西域水道记》 卷2: 毕底尔河 “河之北岸二百里为大山,自西而东绵亘不绝,自毕底尔卡伦北曰海奇山,又东曰色勒克塔什山……又东曰哈沙拉伊山,与阿克苏界,统名曰贡
①北宋置,属原州。即今甘肃镇原县西南新城乡。②明置,属沈阳中卫。即今辽宁沈阳市北新城子乡。③明置,属永昌卫。即今甘肃永昌县西偏南七十里新城子镇。清初设守备,后改都司。④清改靖安堡置,即今甘肃张掖市西北
西汉元鼎六年(前111)置,属越嶲郡。治所即今四川会理县。西晋为越嶲郡治。东晋常璩《华阳国志·蜀志》:会无县“特产好犀牛,东山出青碧”。南朝宋属越嶲郡。南齐废。古县名。西汉置,治今四川省会理县西。属越
即今广西金秀瑶族自治县西南大樟乡古董村。清光绪《广西舆地全图》象州图:东南有古董。
明洪武八年 (1375) 改清州置,属河间府。治所即今河北青县。清属天津府。民国初属直隶津海道。1928年直属河北省。在河北省东部,东北邻天津市。属沧州市。面积968平方千米。人口38.9万。辖6镇、
隋末改杨县置,属平阳郡。治所即今山西洪洞县。唐属晋州。《元和志》 卷12洪洞县: “因县北故洪洞镇为名。” 北宋属平阳府。元属晋宁路。明属平阳府。民国初属山西河东道。1928年直属山西省。在山西省南部
即今浙江岱山县岱山岛东之大、小竹屿岛。《清一统志·宁波府一》:竹屿山“在定海县西南海中。两山夹峙,上有丛竹”。
西汉高帝七年(前200)由丞相萧何主持兴建,故址在今陕西西安市西北十三里长安故城西南隅。《三辅黄图》卷2:“未央宫周回二十八里,前殿东西五十丈,深十五丈,高三十五丈。”为朝见之处。新莽末被毁。东汉末董
即今安徽贵池市东观前镇。清光绪《贵池县志》卷6:观前镇,“《采访册》:在城东三十里”。在安徽省池州市贵池区东北部,九华河东岸。面积59平方千米。人口1.5万。镇人民政府驻观前,人口770。因在清咸丰年